第一卷 婦女疾病的防治
第一章 婦女常見疾病的症狀
女性生理與疾病的特點
女性因其本身的生理特點如月經、妊娠、分娩、哺乳等,可引起一係列與男性不同的疾病。女子一生各個時期的特點:
1、新生兒期:出生後4周內稱為新生兒期。女性胎兒在母體內因受胎盤性激素的影響,子宮及乳房有一定程度的發育,乳房略隆起,甚至有少量乳汁分泌;出生後,體內性激素迅速下降,可引起陰道少量出血,均屬生理現象,數日後可消失。
2、幼年期:幼年期是從出生4周後至12歲左右的階段。10歲以前,生長發育快,但生殖器官仍處在幼稚狀態。10歲以後,女性特征開始出現,如骨盆變寬大,皮下脂肪增多,子宮和乳房開始發育,此期如不注意衛生,易患幼女性陰道炎。
3、青春期:青春期是從月經來潮至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的階段。13-18歲之間主要表現為生殖器的發育,從幼稚型變為成人型,這種變化稱為第一性征。第二性征是指生殖器以外女性特有的征象,如音調變高,乳房豐滿隆起,腋毛和陰毛出現,皮下脂肪積聚於肩、胸、臀部,骨盆呈現女性型等。月經來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標誌。此期因生理變化大,心理狀態和思想情緒常不穩定。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為此期最常見的疾病。
4、性成熟期:即生育期,從18歲開始曆時約30年,為生殖機能及內分泌機能最旺盛時期,表現為周期性排卵、行經和生育力強。幾乎所有的女性疾病都可在此期發生。
5、更年期:即絕經期。為婦女從生殖功能旺盛的狀態向老年衰萎過渡的時期。開始於40歲曆時10-20年。主要表現為卵巢功能減退,逐漸失去周期性排卵的能力,直至不再排卵,最後絕經。絕經後卵巢內分泌功能逐漸消失,生殖器官萎縮。在更年期內,一般不發生特殊症狀,僅有少數婦女不能適應而發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一係列症狀。更年期綜合症為此期最常見的疾病。
6、老年期:婦女60歲以後稱為老年期。全身出現衰老現象,此時血液中脂蛋白和膽固醇含量增高而導致血壓升高、血運受阻,肌肉和結締組織萎縮、張力降低。脂肪沉著,趨向肥胖。骨代謝障礙,骨質疏鬆,易發生骨折。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膜癌等為此期最常見的疾病。
閉經
閉經可分生理性閉經和病理性閉經。生理性閉經是指青春期前、妊娠期、產後哺乳期和絕經期無月經。病理性閉經又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是指婦女年滿18歲或第二性征發育成熟2年以上仍無月經來潮者;繼發性是指婦女曾有過規則月經,後因某種病因而停經6個月以上者。
此外,因處女膜無孔、宮頸粘連等生殖道閉鎖引起的閉經者,為假性閉經。引起病理性閉經的主要原因有:
·丘腦下部閉經:最常見,如精神過度緊張、恐懼、環境改變等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症、長期服用避孕藥、多囊卵巢綜合征、閉經溢乳綜合征等。
·子宮性閉經:見於先天性無子宮、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損傷或粘連子宮切除。
·卵巢性閉經:見於先天性無卵巢或卵巢發育不良、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切除或組織損傷、卵巢功能性腫瘤等。
·垂體性閉經:見於垂體損傷、垂體腫瘤等疾病。
此外,甲狀腺、腎上腺功能亢進或不足、腎上腺皮質腫瘤等也可引起病理性閉經。
首先應明確病因,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內分泌藥物治療,如小劑量雌激素周期治療、人工周期療法、甲狀腺素片等。
青春期初潮後2年內閉經者應注意營養和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等待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逐漸成熟,大多數能恢複正常;如口服避孕藥引起的閉經者,停藥6個月後多數恢複;因精神刺激或環境改變引起閉經,當刺激消除環境適應後也能自愈。
白帶異常
所謂白帶,即陰道排液,就是由陰道粘膜滲出物、宮頸腺體及子宮內膜分泌物混合而成,內含陰道上皮脫落細胞、白細胞和一些非致病性細菌。正常情況下,陰道排液的質與量隨月經周期而變。月經淨後,陰道排液量少、色白,呈糊狀。在月經中期卵巢即將排卵時,由於宮頸腺體分泌旺盛,白帶增多,透明,微粘似蛋清樣。排卵2-3天後,陰道排液變混濁,粘稠而量少。行經前後,因盆腔充血,陰道粘膜滲出物增加,白帶往往增多。
白帶異常是指白帶的色、質、量發生異常改變。引起異常白帶原因很多,不同疾病引起的白帶異常也不同,因此根據白帶可以區分一些疾病。
1.無色透明粘液性白帶:外觀與排卵期前的正常白帶相似,隻是量多而已,常見於應用雌激素藥物後。
2.膿性白帶:色黃或黃綠,如膿樣,有臭味。由感染造成,常見於幼女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慢性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
3.膿血樣白帶:為阿米巴性陰道炎的特征。
4.豆腐渣樣白帶:為黴菌性陰道炎的特征。
5.黃水樣白帶:常見於粘膜下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子宮體癌、輸卵管癌等。多由於病變組織壞死所致。
6.血性白帶:白帶如染血,應警惕宮頸癌、宮體癌等惡性腫瘤。不過,老年性陰道炎、宮頸息肉、重度慢性宮頸炎、宮內節育器、粘膜下子宮肌瘤等良性病變亦可有此症狀。
痛經
痛經是指在經期前後或行經期出現下腹疼痛或其它不適,影響工作及生活者。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不伴有器質性病變,常見於初潮後6-12個月。繼發性痛經是由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引起的。
痛經可能與子宮過度收縮,子宮缺血、缺氧的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下腹疼痛,一般於經前數小時開始,月經來潮第一天最劇烈,呈陣發性絞痛,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多於2-3天後自行緩解,重者疼痛可放射至外陰、肛門、腰骶部,且伴惡心、嘔吐、頭暈、尿頻、腹瀉、四肢發冷、麵色蒼白等全身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