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彌留之際
彼得一世覺得自己渾身軟弱無力。他性情變得孤僻起來,而且動不動就發火,以往那炯炯有神的雙眼現在已黯然無光,從前的颯爽英姿也見不到了。彼得常常一連幾個小時枯坐在那裏,也許他在考慮,以自己"生命"換來的基業究竟托付給誰好?
早在1722年,彼得就頒布了王法繼承詔。這項法令廢除了一項長子為天然王位繼承人的慣例。宣布要根據"在位君主"的旨意,指定王位繼承人,同時,彼得還補充:在指定王位繼承人後,君主如發現王儲有負眾望,可收回成命。沙皇責令所有高級官吏宣誓無條件執行這一法令。
彼得可以親自給自己指定繼承人。但選擇的餘地很小。對自己的孫子--太子阿列克謝九歲的兒子,沙皇懷有矛盾的感情:有時彼得對他很疼愛,發現他具有超群的稟賦;有時又擔心孫子不是跟爺爺的樣,而是步乃父的後塵。
對兩個女兒--安娜和伊麗莎自,彼得總是一視同仁,把她們當成掌上明珠。但在他的眼裏,她們充其量不過是女孩兒家,而不是哪種必須具有豐富經驗和堅強意誌的基業繼承人。再說長女安娜已成為霍斯丁公爵的未婚妻,而小女兒伊麗莎白還不滿十五歲。
很可能的是,沙皇已選中了葉卡捷琳娜,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解釋彼得為什麼宣布夫人為皇後並為她籌備豪華的加冕禮。彼得未必發現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他這樣稱呼她)具有治國的才略,但她,正象彼得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大長處,能把彼得的左右也當成她本人的親信,她很可能依靠這批人,駕駛國家這隻航船,沿著既定航線前進。
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作為皇後,享有女皇的尊號,但彼得希望封贈她這個尊號,這和婚姻關係無關。為了使她有權取得這個封號,並提出有力的根據,彼得在其1723年頒布的專門上諭中,不借使用各種溢美之詞,說明她是皇上本人堅定不移的助手,隨他轉戰各地,曆盡艱辛。上諭中唯一能舉出的一個具體事例是說葉卡捷琳娜曾參加普魯特遠征,至於她的其他功績則都被當助手這類話語焉不詳的大帽子蓋住了。
1724年 2月,彼得偕同葉卡捷琳娜接受一個療程的礦泉水治療; 3月,所有宮廷人員、樞密官、將軍們、各院的院長、外國使節們,冒著最後一場大雪,首途莫斯科參加加冕典禮。典禮極盡豪華與隆重之能事。檢閱用的轎式馬車,樂隊,臨時從倉庫中取出的久置未用的餐具,焰火,為女皇特製的價值一百五十萬盧布的王冠,光彩奪目的禮服,令人歎為觀止。女皇的禮袍重達一百五十普特,由四名大臣擎著;她的長後襟,則由五名最高宮廷女官牽著。
彼得也參加了這一曆時很久的令人精疲力竭的典禮。這一次,他打破慣例,穿上了華麗的服裝:銀線縫製的淺藍色長袍,紅色絲襪和飾有白羽毛的帽子。他親自向女皇獻上王冠,翌日,又以將軍的身份出現在祝賀之中。女皇受命采取獨立的政務活動,將伯爵爵位授予彼得·安德列耶維奇·托爾斯泰。
慶祝活動損害了彼得的健康, 6月初他動身去梅勒的烏果德工廠,在那裏發現一種礦泉水。沿途看到,疲憊不堪、饑腸轆轆的人群,為尋找食物而漫無目標地向前移動著。百姓飽嚐了上年歉收之苦,看來今年的收成也不見得就會好。
1724年 6月 7日,彼得告知葉卡捷琳娜:"感謝上蒼,此間礦泉水有奇效,其利尿作用較之奧洛涅茨礦泉水毫無遜色;唯食欲較前差耳。"在工廠,彼得決定試試自己會不會打鐵。他打出了幾普特重的鐵活兒,上麵加蓋烙印。當他打聽明白這類活兒該付多少工資之後,馬上就向廠主要工錢去了。用這筆錢他給自己買了一雙鞋子。為這樣一雙鞋子他十分得意,強調說,用自己掙的錢買到了一件有用的東西。一周後,他結束治療,返回彼得堡。
這一次發病,本應使彼得改變往常的作息時間表,減少工作,節省一些精力。但他毫不吝惜自己的身體, 8月末參加了一艘三桅巡洋艦的下水典禮,然後不顧醫生的勸告,作了一次長途旅行。他先到施利色堡,參加一年一度的慶祝占領這個要塞的傳統活動,然後又去視察奧洛涅茨冶金工廠,在那裏他打了三普特重的鐵活兒,又經諾夫哥羅德前往古老的製鹽業中心舊魯薩城。他還去看了看1718年開鑿的拉多加運河。
拉多加湖洶湧的湖水,吞沒過許多船隻,這些船隻運送必需品給新首都居民,又把糧食、大麻、亞麻、鐵和皮革運往國外。開鑿這條環形運河的目的,是保證水路的安全。參加運河工程的,有從全國驅趕來的農民和市民共兩萬人。然而工程進展緩慢,五年間隻挖通了十二俄裏。彼得很滿意這次的視察結果。一年之內,運河長度增加了五俄裏,同時工程造價也有所降低。
11月初,沙皇回到彼得堡就病倒了。這時發生了一件事,致使病情愈加惡化。
11月 9日,逮捕了一名紈褲子弟蒙斯,他是沙皇以前的寵姬安娜·蒙斯的弟弟。威廉·蒙斯是葉卡捷琳娜的宮中高級侍從,同時兼管她的領地事務。伯赫霍爾茨在日記中寫道:"這次逮捕......出乎意料,令人震驚、因為前一天晚上,他還在宮裏用過晚餐,並有幸同皇上進行長談,一點可疑的失寵的跡象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