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初開,星鬥未成之時,有人麵龍身,名喚燭龍者銜火精以照天門,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是為龍之初祖。
龍祖生青赤黃白黑五龍,五龍又生群龍,群龍居於昆侖山顛龍池,龍池與天相接,是謂“天龍”。
……
彼時天界初劈,空曠稀無,天極矮而地極厚,人可乘龍登天而入,後有一方水神怒觸天柱而亡,遂有天塌西北,地不滿東南,引得洪水滔天,幸的天人插手地界,乃命重托天奮聚,又命黎按地力壓,使天極高而地極深,史稱“絕地天通”。
至此之後,龍族望天之渺渺,力所不逮,既見眾生凋零,便有昆侖天龍自山巔龍池下山,其身可化為山澤湖泊,草木江林,龍脈至此而生,以龍氣滋養萬物,世間生機得以盎然。
——《天圓地方考.上古神祇卷》
百年前,桃山掌教伏龍圖為求修為精進,於昆侖山巔龍池與群龍坐而論道,群龍預見其有通天徹地之才,遂贈龍種換的恩情一樁,以避來日族群之禍。
此事一時成為美談,天龍身纏莫大氣運,非凡人能承受,民間自有真龍為天子象征的說法,福澤可見一斑,然對山上修行者來說,從中得到的莫大裨益,更是如江河入大海不可鬥量。
世人皆知,周天之內有五蟲,乃贏、鱗、毛、羽、昆。龍與蛇本屬一脈,往上追溯,更有莫大的曆史淵源,但無論如何,前者都為鱗類之首,上天眷族,兩者糾纏搏殺,於後者實在不利。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魏笠抬頭觀看,有劫後餘生的慶幸,更有目睹此等奇景的興奮,但見那青蛇與白龍的身軀互相纏繞,方圓天空雷雨翻騰,狂風吹的桃樹拔地而起,現在的魏笠被吹的東倒西歪,雙手握緊桃枝的首尾,環抱卡住一根桃樹的軀幹上才勉強支撐著。
桃枝握在手中的實感讓魏笠安心不少,他其實暗自也猜到了幾分為何這次桃枝沒有變成桃花飛走的理由。
自己先前折枝,沒有想過太多,變成飛花飛走後腦中思索的無非是為什麼會變,換成別的枝丫會不會不一樣之類的僥幸想法。直至剛才豁出了性命與巨蟒對峙,抱著一股信念折下了燃燒的木枝,這才成功通過了十裏桃林的試煉。
四兩撥不了千金,魏笠也絕對不是巨蟒的對手,一根桃枝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隻是當持劍的人,有了信念,劍就不在是死物。
可曾見過劍彎腰這句話魏笠沒聽過,誠然剛才在那九死一生的局麵下,他抱著些許魚死網破的信念企圖一搏的情景顯的很傻,很天真,但是這也暗中契合的桃山劍宗的理念,倘若他隻是胡亂揮舞著桃枝,沒有任何決心,那麼結局也隻是如同之前一般。
桃山龍門兩道關,一是心境,二看信念。
說白了,就是當你明白你怕了什麼之後,你會抱著怎樣的心態去應對,未來又會用何種方式去持劍修行。
不求知行合一,但求身體力行,這,就是劍宗收徒的關隘所在。
空中,白龍猛然咬住了青蟒身軀,後者攪動風雲,掙紮不止,雲中電光閃耀,一條雷柱在醞釀了許久之後轟然打中了那兩條身軀,白龍鬆開了口,來回盤旋之際龍吟響徹桃山,像極了耀武揚威的勝利者,而青蟒被擊中後,渾身是血,墜落地麵,揚起陣陣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