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最好與最差(1 / 2)

時值2008年,就是北京奧運會的那一年。

即便已經到了10月末,奧運會已經過去,但遠離繁華都市的南駿縣依然沒有摘去那些為奧運健兒加油助威的橫幅。說起這個縣城,它位於雲貴高原,由於交通不便,資源匱乏,也沒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所以每年都會被評為全國百大貧困縣城之一,雖然是末尾,但也充分說明了這個小縣城的發展處境。

南駿縣第一中學,是整個附近鄉鎮唯二擁有高中教育資格的學院,所以每年都會有不少這個村,那個鄉的少年報考這個學校,這其實也是沒得選,整個縣城的教育資源就那麼多,要麼就去鄰市上學,但市不同於縣,錄取分數線高的嚇人,能上的隻是少數;要麼就去另一所師範大學的附屬高中上課,不過可惜,聽說那裏已經辦不下去了,今年已經不再招收高中生。

所以,這個唯二,就變成了唯一。

秋末的南方氣溫已經微涼,不過太陽依舊溫暖,一位少年站在自己的課桌後,無聊地望向窗外,老師的粉筆在黑板上唰唰地響,同學們在台下,由第一排到最後一排,呈現出一種漸變的精神狀態,坐在最前麵的人,精神麵貌最好,也最是聚精會神,而後呢,次之;再後呢,次次之;最後呢,基本上已經在自己座位上開展起了各自的娛樂活動。

那個少年的位置,是在最後一排靠近擺放掃帚拖把的角落,不過看樣子他也並不介意,其實對於這個“寶座”他甚至暗自得意過一陣。

少年姓魏名笠,祖籍巴渝,祖上在抗日時期為了躲避戰亂,所以搬遷至此,到他這一代也徹底算的上是個本地人了,像他這樣的小縣城少年,自是少不了鄉野之間的飛揚跋扈,打小就是一個招貓鬥狗的主,即便是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也抹不去環境給心智間帶來的頑性。

他之所以站起來,是因為剛才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背對著學生說了一個學號。

講台上的英語老師寫完轉身,看見是魏笠也是一愣,心中默默將“42”這個學號記下,下次再叫人的時候,就可以避免這混子了。

“魏笠啊,來,翻譯一下黑板上的英文。”英語老師將粉筆隨意的扔在講桌上,雙手撐桌,看著魏笠,朝著黑板上的內容撇了一下頭。

魏笠站起時翻了個白眼,心裏也清楚,這貨估計不知道42號是自己,讓自己起來回答英語問題,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雖然讀到高一,學英語也是從小學開始,但這將近十年的時間裏,魏笠是真的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乃至現在看英文也就知道一些簡單的詞彙,比如ok,yes什麼的,有個很經典的笑話基本上可以形容他的英語水平,就是把答題卡的選擇題部分放在地上一踩,然後直接放機器裏打分,得到的分數都可能比魏笠考出來的分數要高。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這樣的成績,是怎麼考上高中的?

其實在小地方上學,隻要交上一筆錢,成績差也不是什麼問題,像魏笠這樣的學生,在一中真的不算少,而且他也不是全沒有可取之處。

“if.you.do.not什麼什麼you.are.young,you.may.never 什麼什麼……呃”

“行行行,你坐下吧。”老師不耐煩的揮了下手,又看了看台下,笑容浮起直接點名,“荀川,你來。”

魏笠“嘖”地一聲坐下,看向前排那個取代自己站起身的少年。

名叫荀川的男孩眉目俊朗,皮膚白皙,雖然身高在1米75左右,但也坐在了第三排,隻聽他用流暢的英文回答道:“if you do no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如果你年輕時不會思考,那就永遠不會。”

他剛一說完,班裏的女生就在下麵發出了一陣小小的躁動,包括跟魏笠同桌的那個女生,陳丹。

發現陳丹飛快的在筆記本上寫著什麼,魏笠斜眼瞄去——

「秋末下午的陽光透過窗,

空氣中金色的塵埃徐徐飛揚,

穿堂風溫柔地拂過他的衣角,

這一刻,

仿佛少年身上帶有光。」

最後還有一個落款,08年10月27日,陳丹。

陳丹寫完後便發現了魏笠偷看的小動作,她沒有表現出那種平常女孩子的嬌羞和不自在,反而將自己的筆記本推了過去,衝著魏笠挑了挑眉,輕聲地得意道:“怎麼樣,姐姐又一首得意之作,請魏老師點評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