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齊家警語
1子侄輩者,須勤讀書
【原文】
紀澤看《漢書》,須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須看二十頁,不必惑於在精不在多之說。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又明日耽擱間斷,或數年而不能畢一部。如煮飯然,歇火則冷,小火則不熟,須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甲五經書已讀畢否?須速點速讀,不必一一求熟。恐因求熟之一字,而終身未能讀完經書。吾鄉子弟未讀完經書者甚多,此後當力戒之。諸外甥如未讀畢經書,當速補之。至囑至囑。
--鹹豐6年11月29日《致澄弟》
【譯文】
紀澤看《漢書》,必須勤快。每天至少必須看20頁,不必迷惑於讀書在精不在多的說法。若今天讀半頁,明天讀數頁,後天又耽擱間斷,也許幾年都不能讀完一部書。比如煮飯也是這樣,停火則冷,小火則不熟,必須用大柴大火才容易煮成。甲五的經書讀完沒有?必須加速點讀,不必一一求熟。恐怕因為講求一個"熟"字,終身都不能讀完經書。我們鄉裏子弟沒有讀完經書的人很多,以後應當盡力戒免。各位外甥凡是沒有讀完經書的,應當盡快補上。至切囑望。
2治家守禮,耕讀為本
【原文】
吾鄉雨水沾足,甲五、科三、科九三侄婦皆有夢熊之祥,至為歡慰。吾自五十以後百無所求,惟望星岡公之後丁口繁盛,此念刻刻不忘。吾德不及祖父遠甚,惟此心則與祖父無殊。弟與沅弟望後輩添丁之念,又與阿兄無殊。或者天從人願,鑒我三兄弟之誠心,從此丁口日盛,亦未可在。且即此一念,足見我兄弟之同心,無論哪房添丁,皆有至樂。和氣致祥,自有可卜昌盛之理。
沅弟自去冬以來憂鬱無極。家眷擬不再接來署。吾精力日衰,斷不能久做此官,內人率兒婦輩久居鄉間,將一切規模立家,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同治6年5月5日《致澄弟》
【譯文】
我們家鄉雨水多得沾腳,甲五、科三、科九侄兒媳婦都有生養貴子的預兆,感到特別欣慰。我自50歲以後百無所求,惟一希望星岡公的人丁興旺,這種心願時刻不忘。我的德性不及祖輩父輩那樣廣大,惟有此心和祖輩父輩沒有兩樣。你與沅甫弟希望後輩生兒養女的心願,又和阿兄沒有兩樣。或者天從人願,鑒於我兄弟三人如此誠心,從此家中人丁興旺,也是不可知道的。僅此一念頭,足見我兄弟之同心同德,無論哪一家生了孩子,都會感到非常快樂。和氣招致祥瑞,自然有預料家庭昌盛的道理。
沅甫兄弟從去年冬天以來就非常憂悶。家眷也不打算接到官署。我的精力一天比一天衰弱,肯定不能長久地做這個官了,你嫂嫂領著兒婦輩長久地居住在鄉間,將家中一切規矩都訂好了,用耕讀二字作為治家的根本,這是長久之計。
3治家謹守,八字八本
【原文】
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謹記祖父之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醫藥、不信僧巫。"餘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做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餘閱曆而確有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餘每次寫家信,必諄諄囑咐。蓋因軍事危急,故預告一切也。
餘身體平安。營中雖欠餉四月,而軍心不甚渙散。或尚能支持,亦未可知。
--鹹豐11年2月14日《致澄弟》
【譯文】
家中兄弟子侄,應當敬守祖父訓誡的八個字:"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又當謹記祖父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醫藥,不信僧巫。"我日記中也講到八本之說:"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調聲為本,侍奉長輩以讓其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怒為本。立身以誠信為本,持家以勤為本,做官以不愛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八本都是我自己親身經曆過的,行之有效的經驗之談,你應當教育眾子侄謹記篤行。不管治世亂世,家貧家富,隻要能遵守祖父的八字和我的八本之說,總不失為讓人敬重的上等之家。我每次寫家信都將此意諄諄囑咐。因為現在軍事危急,險象環生,所以提前囑咐一切,以備不測。
我身體平安。營中雖然已欠餉4個月,而軍心還不太渙散。或許能夠支持下去,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