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說時間是治愈傷痛的一劑良藥,可是在井姌看來,傷痛之所以能被時間治愈,是因為從未真正傷筋動骨。
真正的傷痛,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塵封在記憶的某一個角落,不被問津,則不發作,一旦表麵的那層灰塵被清理,讓傷口再一次鮮血淋漓的展露出來,便會發現,痛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緩解。
時隔五年,再一次故地重遊,她本以為自己可以從容平淡,心無波瀾,可事實證明,以為和現實差距還是很大的,越是靠近那一處所在,她心裏的沉重感就越清晰。
坐在中巴車上,看著車窗外一成不變的景色,井姌的心思飛得很遠,許多有關那個地方的記憶一點一點的在腦海中複蘇,埋在心底多少年的疼痛也一點一點的卷土重來。
“姑娘,麻煩你能不能把車窗打開一點點,我有點暈車了。”坐在井姌後麵的一個老大爺輕輕的拍了拍井姌座位的靠背,將她的思緒拉回。
開完車窗,井姌剛想坐正,眼角的餘光看到自己的座椅和車內壁之間的縫隙裏卡著一部手機。
摳出來一看,是一部型號比較老的蘋果機,看得出使用的年限很長了,但是機身保護的還很好,已經耗盡了電關機了。
會掉落在這個位置,應該是在她之前坐在這個位置的人落下的,用充電寶充了幾分鍾電,井姌想開機看看能否聯係到手機的主人,可是卻解不開鎖機密碼。
就在井姌放棄這個念頭,等著主人自己打電話找上門的時候,撿來的手機進了一條短信。
“如果您撿到我的手機,麻煩加微信lcz與我聯係,謝謝!”
加微信?!打電話不是更簡便麼?!井姌心裏雖然疑惑,但還是用自己的手機加了那個微信號碼。
對方微信的id很簡略,隻有一個字“箏”,看上去莫名覺得很有古韻。
請求好友的信息發過去,很快便通過了驗證,看來對方很焦急,一直在等。
井姌不由得替這個丟了手機的人趕到慶幸,慶幸幸好手機是被她這樣的五美青年撿到了,還給他的幾率是百分之百,如果是換做別人,這個幾率可是要大打折扣了。
“您好,我在通往和林格爾的大巴車上撿到了您的手機。”
信息發過去,不一會就回了過來:“謝謝,如果方便的話,能否寄給我?”
緊接著一個地址發了過來,是位於包頭東站附近的一個賓館。
井姌想了一下,然後在手機上輸入:“我大概明天應該就會到包頭,會比快遞更快一些,如果您不介意,明天我給您送過去?”
“好,謝謝!我明天下午六點鍾以後會在賓館。”
“好的!明天見!”
這一點小插曲過去之後,和林格爾的長途車站也到了,剛下車,一股熱浪就撲麵而來,八月雖然已經是初秋,但是秋老虎的溫度比夏天更加折磨人。
五年間,這個位於內蒙古中南部的縣城,一直是井姌心裏的一道坎,任何人都難以想象,開啟這次旅程,她需要多少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