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忠告(1 / 3)

張道函現在後悔秋生練功時沒在一旁看著,生生的把秋生練成白癡,你看秋生怪話又來了:“現在是法治社會,很多事光憑打架是不行的,要依法辦事。”靠,修真人什麼時候依法辦事了?他們不破壞法製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了。修真人隻害怕天道天劫,俗世法律嘛,那是管普通人的。可這話不能跟秋生說,不能把一個純潔的孩子教壞。張道函說:“不能打架,那你就好好讀書,爭取當個大官。那時無需亂認老婆,有人會把老婆送給你認。不過認就認了,千萬不能寫日記。為官之道,有些事做的說不的,有些事說的做不的。”這還是不教人家孩子學好。不過張道函的是非觀與眾不同就是了。

張道函出生於戰國年間。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也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他出身在王室之家,雖然不受寵,那也是王子身份。別的條件不說,博覽群書還是可以做得到的。以後他又經曆了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佛學東進時代,直到存天理滅人欲的宋明理學時代。又一直看著中華文化怎樣一步步衰落,西學如何步步入侵。甚至破四舊的那個瘋狂年代。

太豐富的經曆,讓張道函看破一切。做為修真者,他自覺約束自己不幹預世俗事務。那也隻是不做影響世俗大的變動的事,一些小事就無所謂了。特別是經過幾次飛升劫失敗而死裏逃生後。反正怎樣做也飛升不了,何必再守那些繁瑣的禁忌呢?有人說,肆無忌憚隻能一時快活,但最終難過心劫。張道函說,廢話!心劫正是源自禁忌,心無禁忌何劫之有?魔道沒有心劫,既可證明。

後麵的話說的有點繞,張秋生不太明白,想問又不知從何問起。想了想,突然又興奮起來,問:“你說咱們開山祖師爺是個很牛逼的人?”張道函自豪地說:“那當然。我們的開山祖師可是太乙金仙。仙界也是分很多級別的,其他的也不忙說給聽。隻說金仙吧,這已經是仙界最高級別的仙了。可是金仙也分級別,低級的是紫府金仙,往上是大羅金仙,頂級的就是太乙金仙。太乙金仙在整個仙界數不了十個,那是從混沌初開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的存在。我們的開山祖師就是其中之一。你說牛逼不牛逼?當初黃帝與蚩尤打架時,我們老祖宗就端個小板凳,一邊喝茶一邊嗑瓜子,在一旁看熱鬧。黃帝將位子傳給了少昊,少昊又傳給顓頊。嗯,反正傳了很多代,後來帝位就到了堯手上。堯又將位子讓了舜,舜再將位子讓給禹,禹沒將位子讓給別人。他肥水不流外人田,將位子給了他兒子啟,然後才有夏朝。從啟開始,一直數到第五代才輪到少康。我說你亂攀祖宗吧,啊,高輩不攀,偏偏要攀低輩。有你這麼缺心眼嗎?”

張道函正與秋生瞎掰呢,來了兩個人。哦,不對,來了兩個鬼。都作文士打扮,好像到杜康這兒來的都是文人。兩個鬼見了張道函都一楞,然後又一齊拱手說:“達果先生久違了,近日安好?”張道函也拱手還禮,說:“好還能上這兒來?當然是不好了,很不好,不好之極。”

這兩鬼又一起拱手,說:“達果先生果然快人快語。那麼這位是先生徒弟?不是說你從不收徒麼?”又是把張秋生當張道函徒弟。張道函搖搖頭,懶得說話。那兩位誤會了,說:“那麼竟然是你兒子?達果先生娶妻生子了?可喜可賀啊,可喜可賀。”

張道函被這兩位弄的頭大,說:“是我小老弟,張秋生。兩個糊塗鬼,糊塗之極。”這兩位被張道函罵了也不著惱,還是拱手道賀:“達果先生找到兄弟了?骨肉相逢,這真真的是可喜可賀了。”

一個文士親熱的拉著張秋生的手,說:“破蒙了嗎?哦,我的意思是說你識字嗎?”靠,這話問的。張秋生再白癡也生氣了。這年頭提倡早期教育,三歲小孩都能識上幾個字。我這麼大的人了還不識字,那還還混個什麼勁?張秋生哪知道在古代不識字的人多了去,十五六歲才開始學識字的人不在少數。人家問這話並沒有瞧不起他的意思,反倒是跟他套近乎。而張秋生將心頭的一切念頭全煉化了,沒有一點人情世故。所以長相看起來就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小少年,也不能怪別人問他識不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