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變故突生(1 / 2)

任何一個劇組,都是在不斷磨合之中越來越熟練順暢的。

很快《天蠶變》就已經拍攝了三天時間,在這三天之中當然不會完全一帆風順,一點問題也沒有,但都被經驗老到的李天勝一一化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天勝還特地向秦煊誇讚了一番他推薦的董偉,對其設計的動作和場麵非常滿意,連連表示這是一個武術指導的難得人才。

秦煊卻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董偉的武術指導能力無疑是非常強的,雖然現在還不是以後那個橫掃金像獎的頂尖武指,但在邵氏和寶島做了這麼多年,這一點武術設計,真的是信手拈來。

李天勝當即拍了板,以無線的名義給他補了一個武術指導的合約,董偉於是就提前在香江做了武術指導,少年算是小小的改變了一下他的人生軌跡。

三天的拍攝進程,《天蠶變》的前麵兩集的素材已經足夠,經過剪輯等後期製作之後便算是完成了。刨除第一天開機,後麵基本上就是一天一集,不得不說香江的電視劇拍攝速度驚人。

後期製作部,放映室。

秦煊跟著李天勝看了一遍前兩集的成品,覺得雖然因為人員改變的關係而與原版有些差異,但從質量上來說並不次於原版,甚至還要優秀一些,畢竟劉嵩仁和趙雅之無論外形還是演技都要比原版的演員略勝一籌,而且少年在編寫劇本的時候是以後來者的眼光來創作的,一些原版不合時宜的橋段與內容都被他做了修改及優化,效果更好也在情理之中。

看完片子後,秦煊鼓了鼓掌,讚道:“天哥,你不愧是無線的金牌監製!”

李天勝矜持地笑了笑,不過神色中的傲然還是清晰可見的。

隨即秦煊又問道:“對了天哥,主題曲準備的怎麼樣了?”

說到這個李天勝也有些頭疼,皺眉道:“編曲部的人寫出來了幾首,但我都感覺不怎麼滿意。”說著從旁邊拿出幾份樂譜遞給他看。

秦煊跟著小敏學了許久的樂理,此時的音樂素養已經不低,接過樂譜看了看,發現確實都是普通水準,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可惜黃沾和顧佳輝正巧沒有檔期,等他們忙完時間上就趕不及了。”李天勝遺憾地說道,他口中的二人正是樂壇中久負盛名的“輝煌二聖”,後世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武俠歌曲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奇哥有什麼意見嗎?”秦煊問道,他指的自然是陳熏奇。

李天勝搖了搖頭:“阿奇雖然已經完成了配樂工作,但主題曲目前還沒有頭緒。”

秦煊想了想,問道:“天哥,有筆嗎?”

李天勝有點奇怪地拿過一支圓珠筆給他,然後就見到少年拿起一張白紙,開始在上麵寫了起來。

煊仔難道還會寫歌?

不一會兒,秦煊停下筆,將紙遞給他,道:“天哥你看看。”

李天勝拿過來一看,果然是一份樂譜,抱著對少年的信任,跟著上麵的曲子哼了哼,眼睛頓時一亮,情不自禁地讚道:“好,好,好,真不錯,想不到煊仔你還會寫歌,真是個天才啊!”

“有感而發而已。”秦煊笑了笑,他隻是覺得原版的那首《天蠶變》不錯,朗朗上口,詞曲也都挺應景的,便拿了出來,反正整部劇都抄了,也不差一首主題曲了。

李天勝很是欣喜,當下就拍板決定用這首歌作為主題曲。

也難怪他興奮。

好的歌曲絕對是能成就一部電視劇的,最少也能給其增添許多的關注度,直接效應就是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來看這部電視劇。

比如說後麵播出的那部堪稱“八十年代第一電視劇集”的《滬海灘》,它的主題曲簡直是絕了,和它完全是相輔相成,多少人唱起了“浪奔浪流”就想起了許文強和馮程程?有多少人一看《滬海灘》,嘴裏就忍不住唱起了“浪奔浪流”?

還有《鐵血丹心》之於《射雕英雄傳》,《千年等一回》之於《新白娘子傳奇》,《敢問路在何方》之於《西遊記》,《滾滾長江東逝水》之於《三國演義》……也許當十年二十年後,電視劇的內容已經在記憶中模糊,但隻要一聽到熟悉的音樂響起,當年的那份情懷與感動就會從心底油然而生,讓我們會心一笑,這就是經典的力量。

雖然《天蠶變》遠遠不能與這些經典主題曲相比較,但也不失為一首優秀的歌曲,特別是與電視劇的內容十分相合,這一點對於主題曲來說尤為重要,也是李天勝看重的地方。同時這也是他相信其是秦煊原創的原因,大概也隻有劇本的原作者才能寫出這般應景的歌了吧。

…………

香江電視台的收視率,是著名的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在統計的,這是一家統計了一百多年各種數據的專家,雖然進入電視領域才幾十年,但早已是世界聞名,堪稱是全球業內的權威。

在電視台投放廣告的商家們也隻信任這家“尼爾森”的統計數據。他們投放廣告的金額,完全是和“尼爾森”統計的收視率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