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包凍餃子(2 / 2)

馬姨是個笑臉常開的人,未曾開言先見其笑,不過不是笑裏藏刀的笑,她的笑是真誠的,是麵對過往無數苦難日子堅強、自信的笑容,印象中,她對葉良辰是特別好的,而且與葉母最是能聊得來,很多事都是兩人互相商量。

接著又來了五六家的鄰居,大多是婦女,也偶有一兩家善於包餃子、放棄去耍錢來和婦女們一起勞作的居家好男人。

張二娘今天來得有些晚,因為她家裏來了客人,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曾經的房客。

張家曾是鎮裏數一數二的大戶,爺爺輩是大地主,鎮上不少人都在他家地裏幹活,解放後絕大部分土地是沒有了,唯獨了留下了一個大院,名為張家大院。到了張二娘她們這輩,一來人丁不再像以前那般興旺了,二來也不興像以前那般聚在一起過日子了,分家之後,張家大院就空出了一大片房屋。

鎮裏當時興辦教育,便征用了一部分,象征性的給了些房租,饒是如此,張家本身居住的那片大瓦房依舊有三、四間空著的,有幾位學校裏沒房子的老師便租住了下來。一晃過了七八年,鎮中心小學終於有錢蓋自己的房子了,遷出了張家大院。此時租住在這裏的老師們大多也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並且其中有一位還當上鎮書記,人們都說張家大院的風水好。

張二娘育有四個兒女,兩男兩女,其中三個都已成家,隻有張家二子在與馬姨家的兒子在省城讀書。

因為一向與人為善的張二娘都是把那些房客當作自己親戚一樣對待,很多教師家庭都是雙職工,男女都是老師,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張二娘在幫著他們帶孩子,所以大家都對她很感激,逢年過節的都要買上些東西來看看。

今天張家來的客人正是鎮書記一家。鎮書記不是本地人,再過幾天就要舉家回老家過年了,正月十五以後才能回來,所以提前來探望張二娘一家。

今年也不外如是,可是張二娘今天答應了要來葉家幫忙,匆匆送走了鎮書記和他老婆,可他家的獨子—古博夫卻說啥都不肯走。古博夫特別喜歡張二娘,慈祥的張二娘在他眼中勝過於自己嚴苛的做老師的母親,盡管已經十三、四歲了卻還是時不時的跑來張家住,今晚肯定又是這樣打算的了。

所以張二娘今晚是帶著古博夫一起來葉家的,這小子與葉美景還是多年的同班同學。

十幾個人大人加上葉良辰與洛珊,古博夫與葉美景這兩對小人兒,場麵顯得格外熱鬧!

別看人多,卻一點都不淩亂,大家分工明確,揉麵的、擀餅兒的、包餃子的秩序井然。一邊嘮著嗑,一邊忙活著,時間就這樣刷刷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