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夢之隊(2 / 2)

因為在邁克爾·喬丹的首次全明星賽上不給”飛人“傳球,並且親率擁有杜馬斯、蘭比爾、羅德曼、馬洪、薩利、阿奎爾等隊友的“壞子”底特律活塞隊在80年代末的東部聯盟常年壓製崛起中的芝加哥公牛隊,活塞領袖兼隊長之一的“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與喬丹素有嫌隙。在夢之隊征集時,喬丹就公開向籃協聲稱與以賽亞誓不兩立。NBA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組織後衛之一由此便與夢之隊擦肩而過,名額被有傷在身的後來晉升聯盟史上搶斷\/助攻雙冠王的約翰·斯托克頓頂替。後來在活塞隊1991年12月17日和猶他爵士隊的交手中,托馬斯狠狠地一對一教訓打爆了帶傷上場的斯托克頓,惱得老斯隊友“郵差”馬龍當場揮起鐵肘把“微笑刺客”打成腦震蕩。一氣之下的喬丹寧願力薦組委會選擇勤懇兢業的斯托克頓也要取代攻守俱佳的托馬斯,並且等於間接認同了夢一隊友馬龍的報複性動作替自己出氣的方式,也是由於這樣鹽湖城的黑白雙煞才能一起出征西班牙。

現實中,托馬斯得罪喬丹更多是因為他是球員工會主席。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巨星們的工資上漲速度非常快,但與之相對的是,中下層球員的工資被急劇壓縮。作為球員工會主席,托馬斯力主提升球員平均工資,但資方的要求是:可以提高球員整體工資水平,但必須設置頂薪限製。限製頂薪就觸及到了喬丹為首的一批巨星的利益,代表中下層利益的托馬斯和代表最頂級巨星的喬丹在這個問題上的衝突其實才是兩個人關係緊張的核心所在。球場上的對抗隻是雙方恩怨的一部分而已。但在2003年喬丹第三次隱退時,東部明星隊主教練正是托馬斯,他卻根本沒有限製喬丹的上場時間,因此喬丹才得以在自己最後一屆全明星賽上得以盡力發揮砍下當時史上總得分第一。賽後,喬丹和托馬斯擁抱一笑泯恩仇,兩個已經深諳世事的老江湖最終為多年前的矛盾畫上了句號。

事實上除了以賽亞·托馬斯以外,當時聯盟裏出眾的組織後衛蒂姆·哈達維和凱文·約翰遜,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超級新星沙奎爾·奧尼爾都被公認有進入夢之隊的實力,而最終入選的“上帝左手”克裏斯·穆林與白人學生克裏斯蒂安·萊特納(也同為隊內僅有的未入選NBA50大的兩人)其實力也都並不服眾,這也算是夢之隊僅有的瑕疵。然而,這並未妨礙他們每場橫掃對手44分後奪取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冠軍,查爾斯·巴克利還以場均18分成為夢之一隊的得分王。當時,全球各隊與夢之隊交手時,無不以獲得夢一隊成員的簽名及合影為榮。夢一隊場均能夠獲得接近60%的命中率,同時將對手命中率壓至36%,每場勝出44分,就連分差最少的一場也都贏了有32分之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