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農業資源稟賦非常稀缺,現有耕地麵積1835.6千公頃(18.4%是農耕地),是世界人均耕地麵積最少的國家之一。韓國農產品因此較多依賴國外進口。除了大米和薯類能基本自給外,其他糧食85%需要進口。另外韓國60%以上的牛肉、魚貝類,20%水果、禽肉和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隻有砂糖和蛋可以完全自給。
韓國農業以小規模家庭經營為主。隨著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業在韓國gdp的比重不斷快速下降。1970年農業在gdp的比重為20.7%,而到2004年這一比例就已經下降到4.0%。韓國城市化發展速度很快,農業勞動力流失和老齡化問題嚴重。1970至2000年間,韓國農業就業人口比例由50%降到了8.5%。韓國農民的收入水平較高,人均年收入1.35萬美元(2005年)。城鄉收入差距小,農民與城市居民收入的比例是0.84:1。
韓國農業生產結構中種植業特別是大米的比例較高,而畜牧業等的比重小。不過糧食作物的麵積有減少的趨勢,高附加值作物、蔬菜和水果的麵積在種植業中的比重在增加高經濟附加值的作物高麗參和芝麻占韓國農業生產的1.6%。
韓國政府對農業一直采取保護扶植政策,農業補貼占韓國gdp的4.7%,居世界前列。韓國在農產品貿易上實行許可製和高關稅製以保護本國農業發展。韓國的農產品價格比國際農產品價格平均高2.85倍。不過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韓國也不得不逐步開放農業市場。這使得相應的國內生產大幅度地減少。韓國農民經常組織遊行示威反對開放農產品市場。此外,韓國農民還宣揚“身土不二”的理念,勸誡韓國人要吃本國米、水果、肉等,以抵製外國農產品。
所以他們的水果比較貴點,尤其韓國人非常高傲,甚至抵製進口的水果,還呼籲市民多食用本土的水果。而且它們的紙麵值大,看到會嚇死人:一個西瓜:22000韓元,折合人民幣130元,聖女果,一盒要12800韓幣,折合人民幣79元,香蕉4根一盒:4500韓幣,折合人民幣28元,一根香蕉要大約7元錢。。。。太誇張,在中國,水果都是論斤、論袋、論箱往家買,而他們韓國水果是論個買的。不走出看世界,真的不知道這世界的瘋狂呀。老師說過:所見所聞改變一生,不知不覺斷送一生。
想一想很有道理呀,很多人不是給這個束縛,就是給那個束縛了,上班一族:等上班,等下班,等工資,每一天都差不多三點一線,甚至平時放假都躺在家裏,然後按照人生“正常”發展軌跡進行:結婚,生孩子,養孩子,養老,最後去世。渾渾噩噩的一生,都沒有出去看看看這個世界啊!!!!(大部分而已,也不能說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