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時期,妖獸橫行無忌,處處蠶食人類,其又以鳳族最為凶殘。人族式微,無奈妖獸強大不得已隱於深山巨洞之中,靠著獵殺些小獸為生。
叢叢數載,一日人族叫做軒轅的少年狩獵時救下了條奄奄一息的龍。人族非但沒趁龍受傷而殺之,更沒因龍族為妖獸而不管不顧,反之細心為龍醫治,龍被深深打動。
數月後龍傷好離開,並應諾龍族不再以人族為食。人族半信半疑。
不久洪荒最強兩族龍、鳳開戰。原來鳳族想獨霸洪荒,於數月前襲擊了龍族,龍皇‘霸’為掩護龍族撤退而受傷,後為人族少年軒轅所救。
龍鳳兩族決戰數日,天崩地裂,日月無光;其所屬妖獸部族更是殘存無幾。
道祖得知震怒,隨喚三清蕩除浩劫。不久浩劫平息,可此方天地卻被拋棄,上界任其自生自滅。
遂以,洪荒結束;經久天地自衍法則。名曰:天道。
洪荒已結,所殘餘妖獸也均藏於深山巨穀,遠離人世。不久人族大興,耕織造字,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人族雖已大興,可是殘存妖獸也覺非人所能抗衡。常聞哪裏又有人為妖獸所害,為能擁有與之抗衡的力量,人族聰穎之士苦研道法,可道法還未鑽研成功,卻已病老而死。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雖道法未研究成功,就已離開人世,但鑽研道法者並未膽怯;更是有了兩大目標:力量、長生不死;夜以繼日苦研道法,曆經數代終有所成……
許久之後,人族統一,分天下為九州:冀幽徐揚荊梁豫雍兗(yan)。九州中豫州最大,亦稱為中原。人口也最為居多。其餘八州人口雖不及中原,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耕耘之法略差,但捕漁、養禽、放牧、種植之法很是精湛。九州百姓全都安居樂業,家家戶戶幸福安康。
當今天下道法大昌,派別林立,修真練道之法更是數不勝數。自然而然就有了高低正邪之分。
‘玄荒門’、‘梵古刹’、‘音律宮’是為正道三雄,各占居中原東北南三方一角,所修道法也是極其強橫;‘怒霆殿’居於九州之北冰原寒地,道法強橫不在三雄之下,隻是很少參與九州瑣事,名聲也就弱了些;但其行事作風皆為正派。
‘亡月宗’、‘碎玉堂’、‘千仞澗’、‘極煞派’、‘血符垌’在魔教名列前茅,所修道法就極為陰狠毒辣,為正道諸派所不恥。為此正邪之戰從未停歇。
然還有一派居於正魔兩派之間,此派消息靈通,可謂八麵玲瓏。修煉之法道也異常強橫,但弟子門人卻少的可憐。‘忘川穀’人數雖然極少,但傳於世間的無一不是高手。他們行事全靠喜好,極為難纏,正邪兩派弟子如若沒太大恩怨均不會理會他們。
十大門派各據一方,相互牽製,又以正邪之爭為主;演繹著恩怨情仇,悲歡離合……
九月的夜涼涼的,微風吹過夾雜著小蟲子的叫聲很是寂寥。偶爾有幾聲犬吠從山下的村莊傳來,更使得大山平添幾分幽靜和神秘。
此時應正處在農忙收耕之季,可山下的村莊卻格外安靜,隻有寥寥幾戶人家的獸油燈還在亮著,甚是平和。
忽的遠方一道流光劃破天際,平凡人如果得見,定以為是隕石降天,隨之許願。
流光落在了山上,光華散盡,露出一道身影,望向山下的村莊。
那身影,清瘦挺拔,一把長劍負於身後。俗話說:行如風,站如鬆;在這位身上體現的淋漓致瀝。
良久身影歎息一聲“唉”,好似經過了深思熟慮做下了什麼決定般,轉過身來不再看村莊了。粗略一看是位四十來歲中年男子,麵龐莊嚴,不帶一絲皺紋;一頭黑色長發用發髻簪著,頗有威嚴。
“律玄道長可是思慮周詳了?”沙啞的聲音響起,從周圍閃出了幾道身影,可以看出這些人是已經在這待了有一會了。
身影有男友女,彼此戒備,仔細看去又大致分為兩派。這些人頗具氣勢,想必全是身居高位之士。
剛那沙啞之聲,就是離律玄道人稍遠一派中,身材佝僂的老著所發出的。
眾人都看向律玄道人,有期盼、有疑慮、有冷漠。隻見律玄道人頭微點,單手掐動劍訣,背後仙劍便發出一聲長嘯,光芒大放衝天而起。律玄道人袖袍一甩便踏上仙劍,衝大山深處而去。望著漸漸遠去的身影一女子撇嘴道“蠻陰山這麼黑,也不等等小女子!哼,幾年不見還是這麼個樣子”。眾人似是明白個種原由,皆若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