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意極樂佛。”
“南無意極樂佛。”
“南無意極樂佛。”
藍光市淨土小學,六年級三班學生共五十四人,實到五十三人,正在做著每天的早課,觀想意極樂佛佛相,稱誦意極樂佛的名號,稱誦一千遍過後,便開始稱讚意極樂佛的功德,加強自己的信仰。
善無非便是這唯一的逃課者,他此時正在小學的後山,跌跏而坐,孕氣養神。
作為一名來自地球的穿越者,深受辯證唯物主義的熏陶,對於神佛,他從來不信。但在這個世界,種種事例明證,都告訴了他,佛是真的存在的。
這個世界,由意極樂佛所創造,佛經無數,但地球耳熟能詳的諸佛與菩薩,在這裏都沒有留下名號。
無論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或者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等等,在這個世界都隻是空號。
佛號雖然有差別,但佛法卻有不少相似,比如這裏最根本最基礎的修法,便是三十七道品,同樣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但苦集滅道這四聖諦卻根本不存在。
阿彌陀佛既然不存在,《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這淨土三經自然也不存在。其他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與《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品》自然也不會有。
換而取之的,是《意極樂經》,講述了意極樂成佛的過程,也詳細地描述了意極樂世界這片淨土。等於是《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的合集。
另外,也有《觀意極樂經》在世,大義與《觀無量壽經》相似,都是講觀法,具體內容卻完全不同。
善無非對於意極樂的信仰雖然不算堅深,但這個世界,除了淨土宗外,也還有禪宗,八識宗,慈悲宗,忍宗,輪回宗,金剛宗等六宗。
這六宗雖然也信意極樂,但修法卻不是以往生意極樂世界為目的,而是要求當世成佛,或者積德輪回,自修成佛。
善無非不想加深信仰,便唯有自修成佛。淨土小學以加深信仰為目的的修法,自然不為他所喜。
下課鈴聲響起,六年三班的老師應居士停下了授課,慈祥地道:“同學們,明天,便是小學畢業會考,會考過後,休息一天,大後天便是供養日。六年修行,馬上就可以獲得報果。希望你們都能取得好成績!”
意極樂世界每年都有一個供養日,隻有十二歲的孩童,或者十二整數倍的凡夫才能夠進行,供養過後,可獲得佛的回向,賜下功法,佛果,佛寶等等,並成功晉升居士。
供養日雖然年年都有,但對於凡夫來講,卻是十二年一遇,重要性不言而遇。若無法晉升居士,便隻有再修行十二年,耽擱之下,成佛自然無望。
應居士說完離開了教室,而同學們開始嘰嘰喳喳討論了起來,都對會考的到來無比興奮。
人群之中,有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嘟著嘴,出了教室門,便往後山行去。
“無淨又去找無非了,真是的,依我說,對這樣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無淨還管他做什麼。”一個同學這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