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結局:柳暗花明(3 / 3)

是的,這樣的社會生活,開始我是不習慣。但隨著我們不斷調整,將其完善,慢慢地,我接受了它,並且,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在一個天高氣爽,皓月當空的夜晚,我讓小宋去莎莎宿舍休息,我牽著思清的手來到溪水高岸的梨樹下的一片芳草地,我們稱這裏為“梨花映月苑”。

我問思清道,其實你可以當部落酋長,這樣你可以選擇你所愛的人,現在你擁立我當部落女酋長,公社美德社君,你失去這種權力。你不覺得遺憾嗎?

遺憾,當然有遺憾,思清回答道,其實,這樣的社會關係,這樣設立社君的公社模式,是矛盾的,也不是我的理想,可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必須如此,必須要有一個基於公正博愛美德的權威,否則,我們這個集體就很有可能會因為內部分裂暴力而滅亡。我現在是真正體會到,一個理想的部落公社,是不能,也無法脫離具體的現實環境的。

我凝望著思清。思清的眼睛透過枝葉扶疏的梨樹,越過寂靜的山野,投向遙遠的夜空。良久我道,思清,我們可能走不出去,我們的理想,可能無法造福現實社會。

這也好啊,思清吻了我一下,道,我們就在這裏,簡單平和地生活,愉快地度過我們一生。

可是——

可是什麼?

可是,我還沒做好準備……

那現在,就開始準備。

怎麼準備?

思清拉我躺下,將我攬進他懷裏,對著我的耳朵悄聲道,我們一起靜靜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月光如霜,涼夜如洗,遠山如隱。如茵的草地,猶似柔軟的褥床,梨花倩影,好似鸞帳輕籠淡罩,蘭芷清芬,是人工無法製作的最美的芳香,躲藏在草地裏的蟲兒,唱著它們世代相傳的好聽的歌謠,那淙淙不息的玉溪水喲,總有訴說不盡的綿綿情意……

兩年後的一天,我和思清、小宋在采挖人參種苗時,糊裏糊塗撞到了出路,也就是日月洞。這是我們日思夜想的,可出乎意外的是,此時我們都並沒有感到特別的興奮。離開的時候,思清和玉峰一路用金銀花藤掛在樹枝上做記號,這樣可以引來穀裏一種漂亮的蝴蝶采花粉而起到向導作用。回到穀裏,聯社立即召開全體成員大會,最後決定采取輪流返回的辦法,我和唐建平宋玉峰,加上董貴和陳蓮花兩個“土著”共五人先出玉溪穀,待我們,或者明秀山生態部落派人來到玉溪穀的時候,再讓其他人出去。這樣才能保證玉溪穀的耕種養殖不會荒廢。

出發前夜,思清拿出地圖跟我詳細講解出山的路線,替我收拾挑選行裝用品。為了方便安全,思清拿起石刀勸我將過腰長發割短一些。我沒同意。他就重新給我梳頭,將長辮盤在頭上,用細麻繩紮緊。第二天他與我們一起尋找走出玉溪穀的唯一通道日月洞,——雖然昨天做了記號,在地圖上也做了標記,但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才找到。洞口前,送行的社友們友跟我們一一擁抱。思清擁抱我的時候,我感覺到了他心髒的深沉而有力地跳動,他的胸懷像引力巨大的磁場,讓我難以離開。

我們花了七天的時間才終於走出深山老林。回到明秀山生態部落,看到我們衣衫襤褸,特別是我長發披散的樣子,有人猛然間還以為是哪個原始部落的人來訪。當我沐浴更衣後,他們又對我的一頭黑亮的長發稱讚不已。郭建光的媳婦方晴問我是不是找到了原始部落美發美容的秘籍。我告訴她說沒有什麼原始部落的秘籍,隻有大自然的秘籍。在她的追問下,我告訴她說,可能是玉溪穀甘泉的滋潤吧。

對我們兩年後的神奇回歸,生態部落沸騰了,明秀山鎮沸騰了,甚至整個青岡市也沸騰了。朋友領導的熱情問候,還有一些人探隱窺幽,那欲言又止,閃爍其詞的神情,讓我感到了自己的變化,以及與他們的隔閡。

我抽空回家。媽抱著我又是哭又是笑,爸爸高興得手足無措,不知說什麼好。在家待了三天我又回到明秀山鎮,我的基金會第一個項目在這裏。聽了基金會副理事長上官君和秘書長秦燕的彙報,我放心了。我讓秦燕具體負責明秀山生態部落社區建設項目。小宋原是基金會辦公室副主任,我讓他立即歸位上崗,協助秦燕做好生態社區建設項目。

不到一個月,我就又重返玉溪穀。離開思清,我才嚐到思念牽掛的滋味。

這次要求與我同去的有不少人。我從中挑選了三女二男,他們都是生態部落中第一次去玉溪穀的新人,這些人不是為了獵奇,而是嚐試一種新的生活。董貴和陳蓮花本來是想留在家鄉,可他們一無所有,也一無適從,隻得改變初衷,跟我們同返玉溪穀。

臨行前的頭天晚上,我交給玉峰一張銀行卡,讓他用卡裏的錢將家裏的欠債還清,剩下的留作他在職或脫產讀大學的費用。我已囑咐臨時代我主持基金會工作的上官君,給小宋讀書進修提供必要的條件。然後我去部落理發室理了一個短發。

第二天楚南市長親自趕來為我們送行,見我剪掉一頭秀美的長發,惋惜不已。臨了又讚歎道,田慧,你這樣子,又別是一番颯爽英姿,我羨慕你——

我同情你,說著我擁抱了楚南,而且吻了他。這讓在場的人,包括楚南本人,都頗感意外。記得楚南市長第一次見到我,就要行吻手禮,當時被我拒絕。——玉溪穀的經曆,讓我有了很大改變。

我們一行八人,帶上了玉溪穀所缺少的生活生產用具以及一些農作物蔬菜的種子,向莽莽原始山林進發。我背著思清的帆布探險背包,走在最前麵。登上一座高山,眼前崇山峻嶺,鬱鬱蒼蒼,漂浮出沒於茫茫雲海之間;回身眺望:朝陽初升,明秀山鎮,被清晨蒸騰的水汽籠罩,更遠處,更廣闊的原野,有一座座城市,那是文明社會,陽光下煙霧朦朧。——我感到一種難以言說的美,是繁華,宏偉,還是蒼涼,悲壯,我說不清。(汪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