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擬旨傳位2(3 / 3)

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在皇帝叫徐憂民徐大哥的時候,原話,“徐憂民都老了,愛犯糊塗,大事應該交給年輕人辦理,比較妥當”。

第二句是在皇帝降旨傳位,平王堅持不從之際,原話,“平王爺,皇上英明神武,賢如堯舜,你怎敢逆旨,拂其聖意?”。

不得了的舉動,必得出現這種不尋常的事態方能與之相符,平王沒有立即敷衍應承,他需要考慮,要考慮,並不是說他想虐待先皇遺孀,而是想按規矩行事,以免壞了綱常,遭世人笑罵新皇無能。

“能辦到嗎?”,皇帝又發話,但這次對問的不是平王爺,而是宰輔徐憂民與一介布衣盧青陽,當然也包括宋光漢,這三人並排而立,皇帝渙散的目光,自然是一掃一大片,均勻的很。

平王爺不曉得皇帝此舉是個什麼意思,隻得斂住氣息,投去目光,正碰上宋光漢灼灼的眼神,他便巧妙地與之錯開,依次瞧下去,徐憂民眉頭微皺,像是在思索,盧青陽半閉著眼什麼也沒看,神情極是恬靜。

而蓮蓉皇後與陸箏的神色則簡單的很,一起盯瞧著上古國的柱石徐憂民,一副心提到嗓子眼的模樣。

徐憂民是個忠肝瀝膽,大義頂天之人,陸晴川把事情交托給古晴空去辦,卻把決策權賦予徐憂民,隻要徐國父說出“能辦”二字,就可以意味,這一出君臣相互掣肘,製衡的權力遊戲成功了。

“能辦到”,徐憂民看也沒看平王爺一眼,便應承下來,統治者手中的權力就是正正氣,除歪風用的,而皇帝提出的事宜,恰巧人性,淩然正義,什麼處死陪葬,禁身幽閉,削發為尼等等太過慘無人道,不能提倡。

平王爺一怔,臉色伴有細微的異樣,不過這異樣,在接到宋光漢細至無形的訊息後,眨眼即逝。

宋光漢的意思非常明顯,皇帝健在,徐憂民仍是上古國的宰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平王爺在沒登基之前,不宜與之硬撞。

再說,這般處置先皇遺妃,若在民間玷汙了皇室的威儀,也是先皇自己兜著,跟新皇無關,何必再跟人唱反調,徒令人不爽愜。

一直想說話,卻一直都沒能圓心願的宋光漢,這會徹底沉寂了,他相信,有時候無聲勝有聲是有道理的。

他輕輕探頭再扭頭,發現盧青陽還是半閉著眼,仿佛入定了一般。

盧青陽,這個性烈如火的倔老頭,自建國前後,都未身掛過任何官職,一向閑散,對於受寵不受寵的,根本不放在心上。

他知道皇帝雖然是在向他同徐憂民,宋光漢三人問計,但很是清楚皇帝隻是想照顧他這個老臣子的臉麵,不管自己怎麼回答,皇帝最終還是會吸納徐憂民的建議,所以他根本就沒去想皇帝問的話。

“好好好”,皇帝又連說三個好,但這次是字正腔圓,中氣飽滿,“朕就將蓉皇後,陸箏公主與眾嬪妃一並交付於皇弟同徐,盧二位兄長了”。

皇帝這次漏提了宋光漢,但宋光漢沒有生氣,人家說的是兄,自己是弟,不能加在一起,加在一起,這句話就不通順了。

“臣定不負重望”,姿態再高,臣子終歸還是臣子,所以盧青陽也隨著徐憂民,平王爺喊出了這句話。

“來,箏兒”,蓉皇後含淚招來公主,“給皇上磕頭,祝願皇上萬壽無疆”,這回改徐憂民,盧青陽,平王三人慌忙給她倆讓開道了,一時間,兩人淚淹了乾坤殿,情殺了寒月隆冬。

而我們的皇帝則黯然地閉上了雙眼,仿佛在享受,也仿佛正在被某種東西錐心,此時此刻,徐憂民忽然冒出此生從未有過的疲憊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