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公園裏的相遇(1 / 2)

印第安納州從字麵上就說明這一塊土地曾經是印第安人的居住的領土,印第安納州西北瀕臨密歇根湖,北接密歇根州,東界接俄亥俄州,西鄰伊利諾伊州,南隔俄亥俄河與肯塔基州相望,是美國中西部各州往來必經之地,是中西部的十字路口,連接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的公路比國內其他任何城市都要多。雖然在這邊土地上發生過一係列的流血犧牲事件,但是現在依然呈現出一片繁華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同膚色的人們在這裏居住印第安納波利斯生活安居樂業。

而印第安納波利斯是美國印第安納州最大城市、首府位於印第安納州的中央,跨懷特河兩岸,西北距芝加哥僅有240公裏,是五大湖流域的交通要塞,地理位置優越。這裏不同膚色的人種彙聚於此,眾多文化在此交融,如印第安文化,歐美文化以及黑人文化,當然還有北美大陸的體育文化。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籃球的國度,在美國並不是隻有各種聯賽盛行,也不隻是隻有為人所熟知的高專業化的職業聯賽nba和被譽為真正純粹籃球的全美大學生籃球聯賽——ncaa,還有被美國人民所推崇的街頭籃球。在美國不管是在國際化的大都市紐約還是狂野西部的小鎮上的街頭都不缺乏籃球場的存在,而位於紐約155街和弗雷德裏克道格拉斯大道旁的洛克公園就是街頭籃球人的聖地,也是紐約人最為驕傲的地方之一。

洛克公園不僅僅是籃球聖地,它還代表著黑人文化、紐約文化乃至美國文化,吸引了很多nba球星過去打球如:阿倫?艾弗森 allen lverson、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文斯?卡特vince carter和凱文?杜蘭特 kevin durant等等球星,當然每年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

正是由於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奔放的國度,所以它也充斥著所特有的黑暗文化諸如暴力、性侵、毒品、槍擊、犯罪以及種族歧視。。。

而籃球公園的存在,挽救了很多孩子,讓很多孩子們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避免了很多悲劇的發生。如果不是有這些籃球公園的存在很多孩子們會在街上和一些爛仔胡混,他們的生活中會被搶劫、吸毒和亂交等填滿。那些孩子們的下場如果不是在街頭上被砍死,就是在監獄裏度過餘生,這就是貧民窟街頭上孩子們的命運,但是在籃球場上他們發現了人生的一片新的天地,一個可以為之努力的方向,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方式。韋德受邀進入白宮是對著在場的孩子們說過:“我在芝加哥長大,出生的地方充滿暴力和毒品,但我明白那不是我要的生活,所以我選擇了籃球,遠離犯罪”。

正如人們所熟知的每個圈子都有它們自己的一套規則,而在小小的籃球場上同樣有著它自己所特有的規則,是所有進入這片小天地的人都要遵守的,而這些規則也是不容他人能夠輕易打破的。

印第安納州的首府印第安納波利斯也同樣是籃球的天堂,市裏的街區上到處都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籃球場,每個籃球場都有著不同膚色的人在對抗。在這裏你看不到一切所能夠想象中的暴力與膚色歧視,你看到的則是不同膚色的人團結一致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為著勝利去付出一切,去流下汗水,這裏你不得不感慨籃球真的是一項神奇的運動。

康尼斯社區的威爾斯籃球公園是一個免費的公共籃球公園,是當地的名人威爾斯.森德出資建造的,當建造完成後威爾斯主動提出免費對民眾開放,一直到他離世才無償把公園的所屬權捐獻給了當地的政府但是堅持附加的一條條款就是永遠免費對市民開放。

整個公園的麵積大約有200英畝,裏麵遍布籃球場。每到傍晚公園的籃球場的看台上會坐滿人,如果你身在其中你會發現在你周邊可能會有各種膚色的人種,他們會聲嘶力竭的呐喊,有時候動情的激動的和你擁抱,這裏大家不會去管你是黑人、白人還是其他有色人種,這裏的人都是喜歡街頭籃球,喜歡籃球文化的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