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2)

一九七七年,隨著撥亂反正的進行,中國的教育製度也在發生著變化。

因“****”而取消的高考恢複了。570萬名年齡介於13歲到37歲的應考者如過江之鯽般地湧進考場,李二柱、劉果兒就在他們其中。對於像李二柱、劉果兒這樣的民辦老師來說積聚了太多的期望——接受高等教育、跳出農門、擺脫貧困、提高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

像當年相跟著去縣上中學讀書一樣,李二柱和劉果兒騎著自行車,信心十足的踏上去縣城的路。路,還是那條路,布滿砂石,但是人已經不是當年的少男少女了。劉果兒今年剛滿三十七歲,附合報考條件,對於她來說,隻有一次,就是今年這次,命運何去何從全憑自己了。民辦老師的歲月就像一把刀子,在她眼角刻下了深深的印記。盡管生活上有爹娘操心,有陶老師關心,但是教學上的事情還是不能讓她逃避。每天繁重的教學,使她過早地步入中年婦女的行列。為了複習功課,她是見縫插針般地擠時間,陶老師和來弟一覺醒來時,她還在油燈下看書,沒有啥資料,就和李二柱借來《數理化自學叢書》,課間還要翻翻看。過度的壓力使她患上神經官能症,經常失眠。但是她沒有抱怨,因為陶老師已經轉正好幾年了,家裏的經濟條件好了,書香門第也在讀高中,來弟剛上學,一切的一切都在悄然的變化著,往好的方向變化著。

相比之下,李二柱的實力就強多了。當民辦老師以來,李二柱就一直複習功課,那套《數理化自學叢書》他已經不止看過一遍,就連所有的題都做過。這幾年隨著成家,李二柱家裏學校都忙,沒怎麼複習,但是聰明的他一定會考出好成績。

考場設在縣一中,李二柱和劉果兒隨著人流擠到大門前。人山人海,壯觀的場景不亞於開審判大會。透過所有焦渴的眼神,仿佛看到大學的門正在緩緩打開,向所有站在這裏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打開。劉果兒不由地“嘖嘖”,這麼多人呀?李二柱伸長脖子盡量往前望著,“娘呀,人真多啊!”

大門開了,猶如開閘的水,人們湧進院子,似乎誰先進來就被錄取一樣,誰也不讓誰,完全沒有了讀書人的斯文、禮讓。

每考下一門,人們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有的喜笑顏開,有的垂頭喪氣,甚至有的抽泣。李二柱和劉果兒兩個人站在牆角回憶答案,互相對著,有好幾道題的答案不一樣。兩個人像回到當年的小學念書時一樣,相互較著勁兒,爭辯著答案的錯與對。

一人考上,幾家人跟著高興。

先說李二柱家,以及沈家。李二柱順利考上了張家口師範專科學校中文係。最先得到這一消息的不是李二柱,不是沈梅,而是李二柱的大舅哥沈涵。這個昔日曾經絞盡腦汁想治治李二柱的大隊書記,在縣裏參加三幹會,聽人說今天下發高考通知,他就和別人一起來到教育局招生辦看紅榜,結果一眼就看見妹夫榜上有名,他高興的笑了,心裏不由得泛起一股內疚感。自從妹夫嫁給李二柱後,沈涵就沒怎麼和妹妹家來往過,出於自愧,也出於對民辦老師的成見。今天眼前的事實,他不得不承認李二柱是個合格的男人,準確地說是個我眼中合格的妹夫。三幹會一結束,沈涵就忙不連跌的回到村裏,告訴爹娘說,妹夫考上大學啦!爹娘激動地說,我們家女婿就是好樣的,有出息,沈梅娘急急忙忙地上街逢人就說:“梅子女婿考上大學了,你知道嗎?”

沈梅爹說:“我這就去趟閨女家,正好想外孫了。”

“我騎車子帶著爹。”沈涵很有眼色地說。

李二柱剛剛套車拉回一車牛糞,正在卸車,看見有人來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聽到喊聲:“妹夫,你考上大學了!”

李二柱趕忙放下工具,迎接出來,平靜地問:“爹,哥,你們來啦!快進家坐。”

聽見說話聲,沈梅抱著孩子從家裏出來,一看是爹和哥哥,驚喜地叫著:“爹,哥哥!”。

自從沈梅隨李二柱搬到張如溝村這麼多年,爹和哥哥就沒有來過,好像沈梅這個女兒、妹妹不存在似的。今天是啥風刮來的?沈梅既激動,又驚詫。

“梅子,你女婿考上大學啦!”爹笑容滿麵地說。

“啥?考上了!聽誰說的?”沈梅似信非信地看著爹和哥哥,大眼睛不住地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