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飯館就不再是道爺帶路了,雖然他很努力的想說服大家相信他。
電子設備雖然充電麻煩,而且流量也不便宜,但是勝在準確,開個手機導航,心裏就安心了許多。順著地圖上回學校的路一直走,路邊果然有很多飯館。選了一家幹淨整潔的餐館,潦草的點了幾個菜,就催促著老板趕緊上菜。
這是一家土菜館,大家進店的時候,店裏其他顧客都吃了有一會兒了。再加上他們點的都是一些家常菜,所以很快就上菜了。
“樓姐,我覺得經曆了道爺的五分鍾後,我這頓的飯量可以趕上你了。”齊肆塵眼睛瞟過道爺,對著大家擠眉弄眼的,樓無憑回了他一個不屑的白眼,都懶得和他廢話,還是碗裏的飯重要。
樓無憑不理齊肆塵,田恬立刻就擠兌起齊肆塵來了:“我看著樓姐吃飯,能比平時多吃一碗,和你吃飯,都吃不下飯。”大家聽了都莞爾,齊肆塵無言以對。樓無憑抬了抬眼皮,臉抽了抽,還是沒說話,安靜的吃著飯。
大家夥兒都是逗比屬性,即使是很嚴肅的工作,也會變得很有趣。而在這種私下場合,那就更加肆無忌憚了。這是在開放式的大廳裏,大家還算收斂,隻是調侃一下,換成包廂裏,那就是群魔亂舞,稍微露點門縫,就會引得路人紛紛側目。或許在別人看來,這是一件很不雅的事情,如果有人偷錄了視頻上傳到網上,再寫個半隱半露的標題,那就是罵聲一片。樓無憑是個很注意影響的人,格外在乎形象。但是每次和這群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他一點兒也不覺得在飯桌上嬉笑打鬧是件丟臉的事情。
在樓無憑的記憶中,似乎隻有安靜。在很小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教育他“食不言寢不語”。沒有很刻意的遵守,但是家裏吃飯也不會很熱鬧。不是不愛說話,奶奶和媽媽嬸嬸還有老姐都是話嘮,樓無憑自己也是話嘮潛質。但是每次奶奶她們說著話的時候,總是會提起以前不開心的事,聊著聊著,就成了一場爭論,再發展下去就吵架了。樓無憑不想聽。
樓無憑是個有原則有底線的人,就像他會毫不猶豫的退出藝術團。但他又是一個有很多標準的人。他認為血脈相連的家人應該榮辱共享,他認為相伴左右的朋友應該肝膽相照,他認為路上偶遇的過客不必太殷勤。但是他又不能無視人類在漫長進化史上,已經烙在基因鏈裏的自我保護意識。追求公平是人之常情,發泄不滿是人之常情,為己謀利是人之常情。或許在自己認知裏,別人有太多的惡習,這個世界上人的所作所為,都在衝擊著我們的三觀。從小書上寫的,老師教的,都是讓我們成為一個品德優良的好人。從來也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麵對隱藏在任性黑暗中的種種。直到我們不斷的經曆,不斷的重塑三觀,我們才明白,所有你看不慣的事情,其實都可以用“人之常情”來解釋,因為這些基因,一直都在人類的血肉骨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