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少年 土包 小樹 茅草屋(1 / 2)

山崖絕壁的茅草屋裏,走出一青衫少年。

幾日前,少年臨時搭建的簡陋茅草屋,草屋搭建在懸崖絕壁的邊緣,也處絕巔。

隻見四周的景象,山體光禿,雲遮霧繞,一條蜿蜒向下的登山小路。天上倒掛的金陽刺目,屋後深淵罡風呼嘯如刃,淵呈赤紅之色,散發出陣陣灼熱之感,肉眼不可見其底,望而生悸。茅草屋前三丈餘偏右的位置,有一棵渾身散發著熒熒白光,通體冰寒之氣濃鬱外泄的小樹。

深淵中,每隔十息就會有金光之柱衝霄而上縱貫天地直刺蒼穹雲端,金柱狂暴之氣在深淵肆虐,與罡風糾纏,此柱與之秘境口衝開巨石的光柱如出一轍。而最令人驚異的地方是,金柱每次激射,所顯深淵的位置還不盡相同,大致在幾個方位,古九淵也有所留意。

有時,他甚至會覺得此處天地奇景是否是被人一刀揮出,切作兩半,才形成了這不可逾越的鴻溝深淵,天塹不可橫跨。對此所想,他也就想想罷了,一笑置之,縱有此力,也非他一凡夫俗子所能駕馭,飯始終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往前走,目前的首要還是練好天鬥拳才是正事兒。

遠處,絕崖對岸,浮現無數連綿峻山,仿若階梯,一山還有一山高,無窮盡頭。好似登上那峻嶺頂峰遍能成就仙人,不覺令人心頭浮想聯翩,不禁生出欲要登高及頂的欲望,心馳神往……

比之初見時的震撼無比,此時少年心中的撼然已少了許多,不過仍就抹不去內心深處浮現的絲絲悸動。秘境給他的感覺是如此的蒼茫厚重、古意彌漫。當然,還有心頭不時隱感的那重若有若無壓抑。

有之一言,是古九淵用來安慰自己的說法,言“既來之則安之,活著才能言其他”。

自他抱著小丫頭跳入秘境,隻感受到極速下墜,罡風撕裂體表的痛感,打小伴隨的五髒劇痛也在此時發作,以及心中的哀痛,不知不覺間,少年痛得昏了過去,醒來時已在懸崖絕壁之上,想來這就是仙師們費盡心思找尋的上古秘境,至今古九淵連此處叫什麼名字都不知。

古九淵走向小樹右邊距離一丈左右的位置,那裏寒氣沒那麼濃鬱,與深淵所散發的灼氣相衝,引致此地的氣流反而很舒適。他在這裏為小丫頭安了家,一個簡易的小土包,石刻的木製碑。

木碑正中,工工整整中正平和地刻著幾個稍大的字:小丫頭,莫鵲鴦。

龍邊所寫的內容,看上去則要潦草許多,字不大不小,歪七扭八的刻著:吾以之,必全力,何須來問蒼天。

“小丫頭,你知道嗎?那輪金陽耀空,卻從始至終隻掛在西北方,到了夜晚便不知消失在何處,無影無蹤……”

“小丫頭,那座山很高,一眼望不到頂……”

“……”

“小丫頭,我得下山一趟,隨身攜帶的幹餅吃光了,山上荒蕪找不到吃食,你別怕,九兒哥很快回來……”

古九淵屈腿坐在土包旁,自顧自的喃喃自語。時而笑一笑,與小丫頭講述這裏的奇景壯觀。少年一點一點望過去,每一處景色他都看得細致入微,仿佛就是為了給小丫頭講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