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奮筆疾書的張小寒突然打了一個冷顫,一個巨大的障礙橫在他的麵前。一九八八年,當時二十一歲的井上雄彥靠《紫色的楓》榮獲集英社主辦的“手塚賞”而登上漫畫舞台的,緊接著又發表了短篇《喜歡紅色》,在這兩部作品裏流川楓都已經出現了。
張小寒想到了在一九七六年東京地方法院判決的SAZAE案。該案中,被告在旅遊巴士的車輛上繪製了《SAZAE夫人》中的主人公SAZAE夫人的頭像,在下部左右兩側還各繪有《SAZAE夫人》中的另兩個人物,WAKAME和KATSOU的頭像。在本案的判決中對角色的表現形式是這樣寫的:“給予漫畫的出場人物以劇中角色、容貌、姿態能恒久性的表現,應當解釋為超越了語言所表達的題目和情節,也超越了某些特定場景中特定人物的麵部表情、頭部方向、身體動作等”。認為巴士上繪製的角色是“可以使人看出是連載漫畫中出場人物的容貌、姿態、性格等的表現”。判決明確的認定,被告使用漫畫角色的行為侵犯了原告著作權。
張小寒現在麵臨的狀況,與《SAZAE夫人》案還有些不同:
第一:張小寒畫出的流川楓,雖然與井上雄彥畫出的流川楓在角色形象上肯定不同的。《紫色的楓》、《喜歡紅色》裏流川楓是有點中分的鍋蓋頭,井上雄彥的畫風還不成熟;而張小寒抄襲的卻是隨著漫長的隨意中逐漸沉澱畫風至臻時的井上雄彥所畫的流川楓的角色形象。
第二:因為井上雄彥畫的都是短篇,在“流川楓”的性格塑造上,當然不如張小寒下了黑手的《灌籃高手》中的“流川楓”完備。
但“流川楓”這個名字,是不是會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張小寒還是不能確定。為了規避知識產權問題以及相關法律規定,偉大的山寨行為讓張小寒做出了決定“流川楓”山寨為“流川風”。一切問題看似迎刃而解,誰知暗藏隱患。
張小寒整理了一下草寫的大綱,把廢棄的文稿在碎紙機粉碎,找到了田中健作。
田中健作接過張小寒遞過的文案仔細的看起來,他能看懂漢字文案嗎?
能!在田中健作上學的年代是有漢語課的,RB的漢語課同樣是有文言文和詩歌課程的(即RB人所說的漢文和漢詩),而且所占的比率很大。他們同樣要學靜夜思,同樣要學桃花源記。而且他們無論是教科書還是考試試卷,都是清一色的豎排版。RB人在口語交流上或許有障礙,但通過文言文與詩歌的學習能讓RB人與中國人在筆談上優於口語交流。另外,中文的大多數單字,包括字形略有區別的,他基本能夠一眼認出其中的對應關係,加上在一篇文章中總有不少單詞短語在中文日文中意思是一樣的,把這樣他能看懂的全部串聯在一起,這樣也極大幫助了田中健作理解文章的意思。最後,田中健作作為張小寒的編輯一直努力與中文學習。所以,田中健作看張小寒的策劃案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