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們太無知(1 / 2)

“大自然造就了太多的神奇,同時也造就了太多的神秘,我們人類之所以渺小,之所以在大自然的臂膀下顯得那麼脆弱,並不是因為我們肉體和力量上的差距,而是我們對他的一無所知!”

這句話是我的老師陳世華說的,我記得當時我才二十幾歲,不知所謂的我,幾次打斷一個中學院教授的講話,就是想在女生麵前證明我的存在,現在想來我當時有多麼的無知和可笑。

我記得陳教授曾用手指著我的鼻子說:“無知不求知,無異於坐井觀天!”

如今,陳教授早已經沒了很多年了。我之所以用“沒了”這個詞,是因為他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陳世華失蹤事件,當時並沒有報道,知道的人並不多,而我和幾個同學是為數不多知道此事的幾個人,雖然我知道的也寥寥無幾。

據說,陳世華教授是在自己家的實驗室失蹤的。我用“據說”這個詞,是因為我當時並不在現場,當時我和幾名同學就住在他實驗室對麵的宿舍。

時值七八月正是雨季,大雨連綿的天氣令這個本就寂寥的實習地,更顯蕭冷。

時值午夜,大雨仍然沒有停息的跡象,反而越演越烈,像是證明著一個詭異事件的發生。

宿舍太潮了,很難入睡,科裏分發的羽絨被不知真假,像是能夠攥出水一般的潮濕,想必是那種殘次品。

就在這時,一道強烈的燈光透過玻璃窗上滾滾流動的雨幕,照進了我們的宿舍,令本就無心睡眠的我們四個實習生,更加沒有了睡意。

這麼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又是這樣的的雨夜,會有什麼人來到這裏呢?

幾個腦袋擠到了玻璃窗前,向著燈光的來源看去。

透過玻璃上滾動的雨幕,我們隱約的看到,燈光是一輛蓋滿了帆布的大巴車發出的。

那輛大巴車像是被帆布包裹成的粽子,嚴嚴實實的,略顯神秘。

它就停留在對麵的實驗樓前,似乎等待著什麼。沒多大一會兒,幾個身穿軍綠色雨衣的人跑了過來,他們每個人都拿著一把傘。

那些人剛剛到來,大巴的門突然打開了,從裏麵陸續的下來三個人,這三個人我們都認識,其中之一就是陳世華教授,另外兩個是我們的助教。

那些身穿軍綠色雨衣的人,立即將雨傘打開,並護送著幾個人進入了實驗樓。

我們幾個都很奇怪,這些人神神秘秘的出現在深夜的大雨中,而且連車都是用帆布包裹,那麼他們是在做什麼呢?

時間不大,那些身穿雨衣的人,又走出了實驗樓。他們在樓下竊竊私語了一番,然後留下了兩個人鑽進了樓下的樹叢中,其餘的人全部離開了。

起初我們以為那兩個人躲進樹叢去撒尿了,可是他們進去後便再也沒有出來。

我們幾個雖然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但是也能猜的出來,那兩個留下來的人,一定是躲在黑暗裏保護陳教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