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
陳小林身著青色麻布衣,打著哈氣,拿著劍朝練功場走去。
迎仙教設在此處的練功場是個可容納千人同時練功的長方形石台。石台四周豎著一百根直徑為一丈半高為九丈的雕花石柱。
陳小林徑直走到西北角的石柱旁站定,拔劍,凝神,一招一式開始練習師傅教的三十六招“破風劍法”。
不知不覺天已大亮。
練功場上的人也越來越多。三個、十個、一百個……人雖然越來越多,但整個場上除了揮動劍時發出的嗖嗖聲外,再無其他雜音。
當整個太陽爬上了山頭的時候,遠處傳來清亮的鍾聲。大家都收了式,自覺列成十隊,往鍾聲方向走去,陳小林跟在第十隊的最後緩步前行。
迎仙教創立於三千年前,據說創教祖師淩虛真人就是在這鴻楊山頂受仙人指教而神功大成,從此走遍神州大地而無敵手,後在這裏創立了迎仙教。
走了有一盞茶的功夫,陳小林來到一座十分寬敞但卻陳設簡單的樓宇前。這裏是練根基弟子用餐的地方。飯菜很簡單,一碗湯、一個菜、一個饅頭。每個弟子都是自己固定的飯桌,所以大家都有序的領了飯菜吃了起來,幾乎沒人說話。陳小林剛來的時候第一次進餐,還以為這裏都是聾啞人,後來才知道,迎仙教講究“食不言寢不語”,平常也不讓大家切磋,都是師傅教了招式,自己練自己的。像他這樣剛入門的弟子都學的是“破風劍法”。每個人都一樣,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迎仙教的日子可以說是非常的枯燥,每天就是練功、吃飯、睡覺,周而複始。
為什麼這麼無聊的日子,還有這麼多人留在這裏呢?那是因為,每年年底教裏會舉辦一次大會,一年隻有一次,就是臘月初三的升仙會。
所謂升仙會,並不是真的能得道成仙,而是由教裏的執事和教習組織所有練根基的弟子進行比武,勝負不重要,但每年比武過後就會有一部分弟子進入內教修煉更高級的劍術。更重要的是隻有內教才有女弟子!
迎仙教的收徒規定比較奇怪,男弟子不論資質,隻要願意來,都可以進入外教學習“破風劍法”。當然來不白來,所有外教弟子每人每年需繳納白銀一百兩,在外教呆的時間不限,理論上說,隻有你願意,而且交的起錢,可以在這裏呆一輩子。但沒有多少人能呆過五年的,因為這裏實在太無聊了。並且不能做錯事,任何錯事,就算是你罵了一句娘,也隻有一個結果,死!而且是灰飛煙滅的那種。
陳小林清楚記得第一次踏進迎仙教山門的時候,山門口立了塊高十米的石碑,上麵隻有四個字“錯則必死”。當時一起來的十幾個小夥伴裏有個比較調皮的,就問帶隊的師傅“什麼錯算錯,罵人算嗎?”師傅很肯定的告訴他“算”。當時他笑的很燦爛,滿眼的不相信,其實陳小林當時也不相信。可就在第一次吃飯,他嫌飯菜難吃,罵了句娘,語音剛落,一道白光閃過,他就在食堂幾百人的注視下,化成了飛灰。陳小林相信迎仙教裏每個警示都是認真的。這也是為什麼這裏的人都特別守規矩的原因,因為沒有人知道“錯”的定義到底有多廣。隻要是師傅沒讓做的從沒人敢嚐試。
因此,這裏沒有人呆的超過五年,每年升仙會過後的第二天就是返塵節。凡是不準備繼續修煉的都可以離開。
陳小林已經來了第三年了。師傅第一次給的劍,第一次給指定的練功地方,第一次吃飯的桌子,第一次睡的床,三年來,從沒變過。唯一變的就是周邊的人,有走的,有進內教的,也有化成飛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