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盛世183三年(1 / 3)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幹。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初春三月,正是暖風拂麵,萬物生長的好時光。承先皇之德,當今聖上任人廉能,知人善用,複興文教,並大力平定外患,穩固邊疆,僅僅在五年間便使大恒皇朝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麵。而皇城燕京剛剛經過寒冬的壓抑,此時更像是那沉睡多時的春花,爆發似的繁榮喧囂起來。

燕京本就是各地交通要地,此刻三教九流通通湧入客棧、酒肆,門庭若市的酒樓必少不了個說書的,即便太平盛世,奇人奇事不見多,但說書的更不怕底下沒人聽。瞧、這底下個個異鄉客,都豎著耳朵打聽著呢!

說書的拿著一把響尺,喝了一口茶,輕咳亮了下嗓子,說道:

“這太平盛世,七分靠的是當今聖上,那另三分啊,還得說起現今的刑部尚書——裕世子安譽啊!”

底下有人覺得怪了,嚷道:

“瞧你說的!這太平盛世,有十分便就是十分都是聖上到功勞,怎還有旁人呢!你這說還不怕得罪聖上嗎?”

說書到笑了笑,拍了一下響尺,繼續說道:

“你這異鄉客便是不知,此裕世子若是凡人,我豈敢講此話!這裕世子啊,正是先皇同母胞弟裕親王的嫡子,當今聖上的堂兄。便說此身世,就是萬人之下了。可這裕世子,更是我們大恒一等一的聰明人啊!聽聞他一歲便識字,三歲成詩,五歲拜號稱天下至博學者東郭先生為師,十四歲便出師,此後東郭先生便不再收徒,稱世間無人能較裕世子甚之。”

底下的人聽了,個個都感歎世間僅有如此之能人,這說書的見此,又笑了笑,繼續講道:

“此裕世子,見過他到人,都說他有天人之姿,神人之能,自聖上登基,裕世子便頂替當時告老還鄉的刑部尚書,進了刑部。咱們裕世子鐵麵無私,決斷英明,領著刑部屢破奇案,將惡人繩之於法。”

聽聞如此神人,底下個個討論如潮,突然一股聲音問道:

“難道沒有裕世子破不了的案嗎?”

說書到一聽,便激靈一下,又拍了一下響尺,說道:

“確實有一!這不但是連刑部破不了,任是天下都無人能破的懸案!”

底下人一聽又有新奇事兒,個個精神抖擻,催著說書到趕快道來。

“這便是三年前樓氏全族一百零三人一夜被毒殺之案,此案一出,全燕京個個人心惶惶,試問何人有此手段,將當時大恒四大世家之首一夜全滅!此案乃燕京之忌諱,望底下諸位不要輕易言提!”

底下的人見說書的口風如此緊,便不再深究,個個便問起這燕京城最近之事,說書的聽了,便又含一口茶,娓娓道來:

“最近便出了一件奇案,在燕京郊外十裏遠處有個叫桃花村的村落,近一月竟接連出了五次奸殺案。問此盛世竟有人如此大膽,在天子腳下犯此等大罪,故此次裕世子親自出馬,捉捕真凶。”

。。。。。。。。。。。。。。。。。。。。。。。。。。。。。。。。。。。。。。。。。。。。。。。。。。。。。。。。。。。。。。。。。。。。。。。。。。。。。。。

雖說這燕京城處處笙歌燕舞,好一派熱鬧,可這歌聲,這舞姿是怎麼也傳不到這大恒的刑部牢房裏來,可偏偏這被外間世人傳頌的刑部尚書——裕世子卻破天荒的出現在此地。

隻見安譽一身白色的錦袍,腰間一根銀色鑲玉腰帶,腿上一雙黑色暗龍紋靴輕輕地踏在刑部牢房黯黑的通道裏,後門還跟著一位青衣公子和一名黑衣侍衛,三人容貌皆被黑暗遮隱,但借著依稀的燈光,還是能看到那清朗的輪廓,尤其是中間那人,堪勝千百凡姿。

三人一直走到牢房盡頭,其中過了三個大鐵門,個個鐵門皆有三位壯漢守著,皆是大恒一等一的猛將,每個鐵門間隔一段,裏麵按犯人犯罪程度劃分牢房。這讓人不禁想到,刑部牢房盡頭的這間房,到底住著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