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機緣?(1 / 2)

一束西歸陽光悄然射入簡陋的茅草房房中,房中沒有太多陳設,唯有一位酣睡不醒的年輕人。

知道西落的日光微微照在他臉上的時候,年輕人才恍然若覺,緩緩起身,伸了一個懶腰緩緩而道。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今日又是一場好睡,這裏果是舒服許多……”

伸了一個懶腰之後,年輕人一揮手,隨即起身,本來和衣而睡總會有些不便之處,但若是這時看去,卻可見他的衣飾平整,絲毫不見皺褶。

這是一身白衣文服,一般而言多位風流才子所穿,但此人對此卻似乎沒有所覺,穿著這麼一身,當即就到了自家屋後的幾畝田地間,也不顧泥水沾衣,就這麼毫不猶豫就親自下地幹起活來。

晚歸的人們看到這一幕,都不禁搖搖頭,雖然這樣的情景已經不是第一見到,好心勸說的人更不知道開口過多少次,但這自一年前搬到自己這荒山野村的年輕人似乎就是不聽,最後讓所有人全都自感覺到無奈。

“天上有一日,地下已一年,但見日陽升,莫見月中明。”

立足於田間,這一日年輕人並沒有如同以往一般再是默默耕耘那塊並不肥沃的土地,隻微微昂首看向南邊一高山,神色之中隱隱流出一絲懷念,良久之後,方才輕言一吐。

“天規森嚴,莫敢違從。帝君固然聖明,但卻隻見到高高九重之座上,卻未曾低頭俯瞰,不知天地逍遙為何物。前事種種,便讓其如流水而去,今生此身,逍遙自在!”

不知為何,隨著口中輕言,這年輕人整個人都散發出一種別樣精神,就如同八十老者可還童一般,前後差距,幾可讓人判若兩人。

“若離哥?”

驀然間身後傳來一聲怯生生地話語,回首看去,卻是一個約莫六七歲大的女童,女童身上倒也算不得單薄,隻是身形瘦小,顯然平日間並沒有多少肉食。

“嗬嗬……原來是小丫。來,這些肉幹拿去嚐嚐。”

這丫頭乃是村頭張家幺女,村裏人對於君若離這個有些‘莫名其妙’的人都是有些敬而遠之,唯有這個丫頭卻是不怕生,所以每每相見,君若離都會給予她一些吃食。

一開始這丫頭還不敢接下,數次之後,才不再拒絕,不過每次接過之後,她都會如同這時一般,直接收到懷裏,露出甜甜的笑容。

“謝謝若離哥,哥哥姐姐們和我都很喜歡若離哥的肉幹呢!”

微微頷首,張家一家五口人,雖然過得拮據,但對於子女之間卻沒有太多偏袒,一家人甚是和睦,隻不過對於君若離,他們家的其他人也同村裏的人一般敬而遠之,不敢靠得太近。

“小丫頭,是村裏麵有什麼事嗎?”

君若離知道,這丫頭雖然不怕生,但在這時天色已快暗了的時候,她的家人可不會放心讓她到這裏來。

“哦,對了!若離哥,村長說裏來了一群高僧,說是要為全村人祈福,村長讓我通知所有人都趕緊去呢!”

“高僧?佛宗自西來之後就此昌盛了起來,與道門嫡傳也可謂勢均力敵,如今卻連這偏遠之地也不肯放過嗎?倒也有趣!”

君若離乍然聽到這話微微一愣之際也不由得自一笑,倒讓旁邊的小丫頭頗感莫名,想要問君若離在說什麼卻又不敢。

“走吧。去看看高僧們要做什麼。”

君若離微微一笑,拉著小丫頭大步就走,說也奇怪,本來如此疾走往往會讓小丫累得氣喘籲籲,但被君若離這麼拉著,哪怕直走到村中也沒有感覺到絲毫疲憊。

這時,在村子中央,十數位和尚正自分別為村中父老祈福,隨著他們誦經,道道佛光自他們身上自行展開,佛光落處,村中之人若有病痛,俱都消失。

此非幻覺迷信,而是前來的這些僧侶都有神通佛法在身,雖是誦經祈福,也是為眾人解除病痛。

得見於此,村中諸人當即紛紛下拜祈福,要知道,山村偏僻,除非是走上十餘裏到附近的鄉鎮上,不然一年當中,也就唯有那麼一兩次可件雲遊僧道途經此處。

當今天下佛道皆廣為流傳,隻是這等山村之間,沒有僧侶道士主持的佛廟道觀,平日間村民想要祭拜也隻能是祭拜村中的山神土地廟。

也正因如此,但凡有僧道前來,村長往往都會召集村中所有人前來祈福。

“這一次似乎略有不同。”

在其他人眼中或者隻是來的僧侶更多一些,隻會為此而高興,但在君若離的眼中,這一次來者卻有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