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村位於陰靈山脈的小支脈七峰山下,全村約摸六十戶人家.山坡上放養了十來隻牛羊,一群六、七歲的孩子蹲在小溪邊捏泥人,手上、臉上、衣服上都沾滿了黃泥巴,一個6歲左右男孩坐在旁邊的大石上翻看一本陳舊的書籍,這孩子一身灰色短打衣褲,上麵五六個補丁,雖然洗得發白了,但還算整潔,頭上黑發用一根灰色布帶係了個衝天辮,五官倒是一般,隻是一雙烏黑大眼睛裏偶爾閃過一道微弱白光,顯得明亮不凡.
日頭漸漸西斜了,男孩將書收好放在上衣的大衣袋裏,拍拍身上的塵土,站起來朝牛羊走去,拔起其間三頭青牛的楔子,拉著那牛就沿著小路朝村裏走去,這幾隻牛倒也老實,不聲不響地排隊跟在他後麵走.有那捏泥人的孩子看見了,輕聲叫到:“快看,二呆子走了,我們也回去了。”“好,把牛羊送到周老爺家,找張管事拿麥餅去.”孩子們嘻嘻哈哈各自牽了牛羊往回行去。二呆子名叫周猛,家中排行老二,因著每件上衣都縫了一個大口袋,在當地“呆”和“袋”的口音一樣,背地裏孩子們都稱其為“二呆子”.
七、八丈方圓的小院用木樁圍著,邊角處種了幾棵葫蘆,竹子做的三角架將它們架了起來,上麵吊著十幾個大大小的綠葫蘆,東南邊角有一棵大槐樹,下麵放著一個小矮幾,靠西邊有一大一小兩間土磚房,上麵用稻草鋪了厚厚一層,小土屋側麵的煙囪上正冒著青煙,偶爾有一兩聲咳嗽聲傳來。“娘,我來幫您!”周猛大步走人廚房,“猛子回來啦,餓了吧?馬上就好了.”一個婦人笑著開口道,這婦人坐在灶前,佝僂著身子,轉過臉來,年紀應該隻有三十餘歲,隻是滿臉風霜的痕跡,顯老了許多,可以看出年輕的時候有一兩分姿色。“娘,我不餓,看,這是今天的餅子!”周猛說著掏出三個巴掌大的麥餅,焦黃的餅子上麵泛著不少焦斑,一股米麥和著糠粉的香味冒了出來,夾雜的淡淡的酸味。“好孩子......”婦人接了餅子轉過身去.周猛走到院中找了些柴火來劈,小小的身體卻能把小腿粗的木柴一刀劈開,顯然已經練得熟了.
夜色黑將下來的時候,一個魁梧黝黑的漢子肩著鋤頭走進院子,這漢子雖然高壯但臉上似乎隱隱刻著愁苦,周猛見了,喊道:“爹,您回來了.”“哎!”漢子應了一聲:“你娘呢?”“來了,過來吃飯了。”婦人端了碗筷走出來。晚餐就是三個餅加上婦人做的野菜粥,三個人默默的吃著。飯後,一家人圍在矮幾旁乘涼,“猛子,明天別去放牛了,去孫先生那裏上學去。”漢子說道,“你哥在李家莊托人捎了些錢回來,爹已經去交了學費了。”周猛抬起頭望了漢子一眼,道“是,爹!”“你這孩子醒事得早,去讀書定能有出息,去休息吧,明天要早起!”“是,爹!”周猛站起來向自己屋裏走去,鼻子酸酸的眼睛也有些澀然,他知道父母有多麼不容易,而且,父親決定的事,也是不容許他這樣的小人兒來更改的,他心裏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出人頭地,讓全家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