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渭河起聲勢(2 / 2)

蕭延庭的確心有不甘,心有遺恨。

眾人輕輕抽氣卻不敢言語,目光呆愣茫然的順著這夏月的無邊無際去了遠方,好似有什麼恍然存在的痕跡終是悄悄的遠離了這座嘔心瀝血的宣政殿,男人被埋沒的消息又被乍然驚起,竟是一手落下的黑白棋子滿盤皆勝。

那個北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如今事過境遷、人盡皆知的謝家王爺。

蕭延庭咬緊了後槽牙——功過是非,當真是你們這些人可以輕言妄論的嗎!

莫說北魏文武百官為這蕭延庭的聲色所震,就連姬詹都僵直著身體有所失神,那方極傲疏狂又囂張跋扈的男人,一身金翅鳳羽紅衣灼灼在這朝堂之上翻雲覆雨、訕笑而行,自己所站立的立方他也曾昂首挺胸,也曾瀟灑放肆、狂妄無礙,可是如今,你放眼望去,這太平山盛世裏卻再也沒有了那等叫人驚豔的,鳳羽妖濯。

姬詹的惆悵與蕭延庭眼底裏混雜的落寞渾然一體,謝非予這三個字是他此生堵在心頭的一道坎,小殿下學著運籌帷幄,學著韜光養晦,學著那佛爺曾經教導的一切試圖讓所有人都相信,他已經走出了那一片火光陰霾和悵然錯失,但是隻有姬詹心裏清楚。

這是他的逆鱗,這是他的刺。

誰也觸碰忤逆不得。

這世上,哪裏還能再尋得那一支獨秀呢。

沒有。

蕭延庭微微喟歎也能發覺站在自己身邊的姬詹久久沒有言語,他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之中無法自拔,蕭使聽聞過,姬詹這位君主在還是十七殿下的時候對謝非予已是敬畏有加,別的小殿下對賢王敬而遠之絕不黨群,偏生是這個少年人有事沒事就愛和那橫行無忌打交道,想來謝非予葬身火海一事對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尤其是你一朝恍然發覺自己被設計環伺,被自己信仰敬重之人推上了不可估量的高度,這天下都將是你兵馬、以你馬首是瞻,你發覺,你豔羨的人也在同樣,青睞著你的時候——

蕭延庭袖中的指尖掐緊,每每回想起那個男人總叫人無法三言兩語刻畫,往昔一切似又昨日重現令人徒增感慨失落,他連忙將腦中的沉澱揮去,今日是大喜之日,不該將舊日錯失再提攜,他拍拍手,身後的侍從低垂著腦袋將雙手捧著的東西遞呈了上來。

“陛下。”蕭延庭的聲音將所有人的思緒喚回,他的手中已落了一盞琅嬛琉璃細鈿盒,晶瑩剔透看起來便是能工巧匠不凡之作。

“下官此番前來除了替我君主締結盟約外,也同樣為一位故友送上大禮。”蕭延庭挺直了脊背,聲音在朗朗乾坤下帶著幾分消弭了陰霾的愉悅,好聽極了,“天怙城迎送使,同賀,北魏新帝君臨天下。”擲地有聲直震得朝臣心頭一震激蕩。

天怙城。

天怙城送來了賀禮。

姬詹更是神色錯愕訝異,這是第二回,蕭延庭引得滿朝文武都瞠目結舌,眾所周知天怙城近年來已經極少與周邊番邦鄰國相交,當初多少人派遣使節團欲求一見都被拒之門外,可如今呢,竟主動遞呈賀禮——

雖然並不是那位迎送使親自到訪,可蕭延庭專程途徑渭河,必然是受了重托。

宣政殿上下亢然興奮勝過了一切細語,果真——果真是我北魏泱泱大國,天威駕賀啊!

如今雙喜臨門,好——實在是好!

百官們稱頌著讚美逸詞,無不是對姬詹的肯定和北魏前景的高瞻遠矚,這位明君登基真是換得四海升平、萬國來朝的天龍盛景,滿朝文武的臉麵竟都揚起了春風洋洋的自信之覺,好似突然之間君臣和黨群的隔閡都不見了,充斥在氛圍和空氣裏的是一種空前的團結和融洽。

姬詹掌心裏的顫抖顯而易見,那輕巧的盒子並不重,可是身邊不斷落進耳朵裏的讚頌卻令這位天子的背後都發燙了起來,天怙城為何突然與北魏邦交,和西夜的緣由自然一樣,姬詹心裏很清楚,他們都是因為,謝非予——這三個字所設計釀就的一場北魏盛世,為姬詹開辟了數多良言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