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四海晉升平(2 / 2)

姬詹當初接到國書時便硬生生在宣政殿裏愣了兩炷香的時間,左思右想揉著眼睛還揪著一旁的小太監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了七八遍,確定當真不是自己錯看?

當真不是?

這西夜的小皇帝把自個兒嫡親的王妹都嫁來了北魏?!

決心何其大,誠心何其多。

所以姬詹今日站在宣政大殿裏,隻要眉眼一低就仿佛覺得下頭左右分開的文武官員都在抿著唇角笑,偷笑,分明是在偷偷笑著皇帝小兒啊,既然登基立業,自然也該成家了,喏,現成的——

可不是,姬詹這幾近半年的時間卻從未下令納新選秀、擴充後宮,反倒像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賢君明主,等等,賢明歸賢明,那也是要成親的,尤其是皇家的開枝散葉格外重要,所以啊,老臣們就跟約好了似的一個接一個的上疏,陛下您該為姬家著想,您該為北魏著想,你該為江山社稷的延續著想啊——這帝王納妃可從來沒有樂意不樂意的道理,就是給擒上龍床、蒙頭閉眼也得上啊。

得,姬詹嘴巴氣歪去了一邊小脾氣就上來了,“通通給朕打發回去!”

老臣們當然拿天子沒辦法,但今時不同往日啊,現在可是西王帝王求親北魏君主,這連堂的好戲誰舍得錯過呢。

姬詹哼哼唧唧的擺著一張臭臉,那頭明光敞亮的殿堂下已魚貫而入了西夜的和使,長袍掠風、文文氣氣的一看便是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朝臣,那男人低順著眉眼卻遮擋不了他眉梢肆流的清雅和恣意,毫無朝廷的市儈庸碌,那隻有世家小公子才混就的得天獨厚反而淋漓精致。

說的簡單了,看起來壓根就不似個能承擔兩國和談的沉穩要員。

“西野和使,見過北魏新帝。”他恭恭敬敬,話語擲地有聲,落在這奢靡空曠的殿堂內好似有著穿堂的回音,清清涼涼,扣人心弦。

姬詹禮節性的一擺手便賜了平身,他偏過頭挑剔著角度去看堂下的人倒覺得雖未曾照麵卻莫名帶著兩分熟絡感:“來使,何人?”他蹙眉頓了聲,等待那人回複。

“下官,蕭延庭。”堂下的男人清朗有秩,微微一笑間妥帖又落落大方。

姬詹腦中一怔:“是你,”少年天子的語氣中交疊著某種興奮和驚訝,好似記憶裏的某處乍然撞擊出了久違的火花——蕭延庭,這個名字他可熟悉的很,在自己的皇兄大赦天下,慕沉川從被流放正大光明回到王都後,姬詹不止一次的從那姑娘口中聽聞,當時代表西夜蕭太後來見北魏賢王謝非予的,和談使蕭延庭,“久仰蕭使大名。”姬詹咧開嘴就忍不住從龍椅上站起身又突覺自己不該如此舉止輕浮,畢竟那位小十七殿下已經不見了,如今的姬詹成了真龍天子,代表著北魏至高無上的尊嚴。

再興奮也要克製。

從羋鹿到柏堯城,殿堂下的這個男人可是隨謝非予出生入死、烽火狼煙過的——單是這一點都足以叫姬詹嗅出一絲故人久別重逢的氣息。

蕭延庭呢,將姬詹那別扭又憋屈的小動作看在眼裏卻忍不住泛上表情,他連忙拱手擋住自己的偷笑:“不敢,陛下萬福安康。”

“咳,”姬詹挑挑眉放鬆了肩頭,索性順著金絲繡花的龍毯踱步拾級而下,啪嗒、啪嗒,腳步不輕不重帶著慵懶閑情,他可是難得有想要和人閑聊嘮嗑的時候,雖然話語是客套了點,但免了不少君臣之間的嫌隙,“蕭使一路舟車勞頓,不知北魏風土人情可還習慣。”

桑涼到王都,這大隊的人馬也費了不少時日,還要保證馬匹供給、美酒存釀的確花心思,少年天子站定在蕭延庭的跟前,若輪起年紀來,蕭使還年長了姬詹幾歲,可是這真龍難候的氣息還是足以叫蕭延庭忍不住躬身退卻兩步以表敬畏。

“多謝陛下關心,下官來時沿途足見北魏風情有物、盛世之啟也倍感歡欣,”好話嘛,當然要說的,瞧瞧那邊搖頭晃腦的老大臣們,誰人不喜歡聽這些極盡讚美之詞呢,蕭延庭心情好,他眼角眉梢的笑意都要溢了出來,“倒是昭榮公主這段時間星夜兼程,鳳體難安感了風寒有所不適。”

此話一出姬詹渾身一個不小的激靈,乖乖——差點忘記了和親這一茬,他對蕭延庭的到來和西夜安排的一切都很是滿意,唯獨,對這突然的和親感到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