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知少難知足(1 / 1)

轉季了,你們有為秋冬添新裝嗎? 換季時我們會按季節的不同而換上不同的衣物,對健康亦是如此。 我們會因應季節的不同而吃些不同的食物,如秋冬時我們都會進補的;但當補得太多時,又會上火,引起喉嚨痛。

上一篇文章寫有關療愈喉嚨痛的芳香療法,我在微博也提及了些,反應很好,所以想再講多些少這方麵的配方。

以下的配方是由美國芳療名教育家 andrea butje提供的:

兒童配方

4滴檀香精油

2滴薰衣草精油

2滴檸檬精油

2滴乳香精油

2滴茶樹精油

將以上精油混合在2安士的乳霜或乳液中,或在荷荷芭油中,然後取些塗在喉嚨部位上和頸後,可一天塗數次的。

成人配方

8滴檀香精油

5滴薰衣草精油

5滴檸檬精油

3滴乳香精油

5滴茶樹精油

將以上精油混合在2安士的乳霜或乳液中,或在荷荷芭油中,然後取些塗在喉嚨部位上和頸後,可一天塗數次的。

以上配方,有舒緩喉部不適之效,最有效的做法是,在感到會發作時便馬塗上。

我有個朋友,在數年前喉嚨發炎,病了很長時間都好不了,有段時間還以為自己是患了癌症。 當時他訪尋醫生及妙方都沒有醫好,當時他媽常買些樽裝的燕窩給她吃,我見狀,便親手做了椰汁給他吃,心想:重病都夠辛苦的了,為什麼不享受一下,吃都應該吃好些。 之後,又做了些廣東湯療給他喝,情況是短暫的得到改善。

後來我看到某已故中醫寫的書,談到他曾用知柏地黃湯治好了相類似的病,我便將那篇文章給他看,他也想試試,便叫親人在中國給他寄了知柏地黃丸過來,丸劑功效較緩慢,但總算有很大的改善。 他後來患上了內痣,去醫院割了後,連病都好起來了。

我寫這篇文章時,想起他當年的病,如果我當時曉用芳療,他的大病應該好得快些,亦不用那麼辛苦了。

其實他時不時都要演講的,我聽過他的演講,發覺他常聲嘶力竭地說演辭,想不病發都難。 所以事出必有因的,他太太又愛煮辛辣煎炸的東西,兩口子又常有口舌之爭,而兒子還少,又要費心力教導。 病發是遲早的問題。

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留言自己的生活習慣,所謂治未病總是好過有病先來作治療的。 這也是為什麼預防醫學會在現今那麼受到重視。

我本身是很愛買書的,但並不一定會看的,隻是想精神滿足一下。 我有時也會很發奮,將書看完的。 我愛看那些書的封麵設計很好看的書,望著它們也是很高興的,我發覺台灣在這方麵做得好好。 隻是,如果我要買台灣的書的話,運費會很貴的,幾乎是買的書的價錢。 另外,買澳洲的書的話也是很貴的,郵費相等於書價。

所以現在我會買很多的電子書,因為比較平,亦不用占位放存。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愛看電子書,我有個朋友便是百分百的紙裝書的支持者。 他從不買電子書的,因為他認為看電子書並不算是看書,而虛擬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

近日看了篇報導,關於在google (穀歌)做事的員工對公司的不滿地方,我隻能歎聲 “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這“世外桃源”的公司做事,由於免費食物太多,令大家都增磅不少,這都可以是投訴之一的,真令人慘不忍睹。 有自製力的話便可以抵受食物的引誘,自己沒有自製能力卻將責任推卸給公司。

在我們身邊很多事都是舊酒新瓶來的,曆史卻不斷在重演,希望這些不成熟的投訴不是發生在我們的身上。 很難想像這些投訴是出自那些頂尖人才,看

見實也是見怪不怪,所謂“日光之下無新事”,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