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哲學家王充說:“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德國思想家狄爾泰也認為:“隻有通過曆史才能認清人究竟是什麼。”本書敘述了從戊戌變法到改革開放的一百年間,屈氏、嶽氏、洪氏、熊氏四大家族的眾多人物在不同曆史時期之聚散離合、興亡禍福的種種往事,刻畫了企業家、教育家、革命者、藝人、學童、官員、巫師、土匪、倭寇、劊子手、將軍、士兵、特務、教師、囚徒、妓 女、小販、學者、農民、工人、知青、醫生、僧侶、律師等形形色 色的眾生相,力圖通過審視曆史大環境之下各種人物的言行和命運,揭示人性之善惡,以點帶麵、得全要領地反映出國家的治亂興亡及社會的升降沉浮,以期鑒往知來,發蒙啟蔽。
一、情節掃描
上卷《崢嶸歲月》,敘事自1894至1943年,展現了戊戌變法、實業救國、鄉村建設、內戰、抗戰的曆史風雲:
屈厚仁年輕時激情四射地參加戊戌變法,卻險些被迫害致死。他後來回到故鄉開展鄉村建設運動,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他高尚無私,正直善良,埋頭苦幹,卻遭遇各種不虞之變。土匪、內戰、倭寇,使得他的事業功虧一簣。最後,年邁的他,風餐水棲地參加了抗日事業……
磊民是厚仁少年時被棒打鴛鴦散的戀人的兒子,他來到軒轅村拜訪厚仁時,與他的女兒荊蘭相知相愛,然而戰亂使得他們聚少離多……
鳴傑是厚仁的長子,自幼聰明伶俐,英俊不凡。他勤奮好學,熱愛傳統文化,愛憎分明,機智勇敢,在匪患、內亂中成功救助了身陷危局的父親。抗戰期間父親出事後,他離開了法學院,投身抗戰運動。他不解青梅竹馬的丹蘭對自己的單相思,與美貌多情、深明大義的韻荷傾心相戀。然而柔中帶剛的韻荷,在陰差陽錯中,卻未能與心上人喜結良緣……
嶽崇嶺是厚仁的至交,他經營企業,實業救國,明知無利可圖也要回故鄉創辦企業。後來他老驥伏櫪,輕財重義,全力支持抗戰。
崇嶺的長子帆中是一位年輕有為的企業家,兢兢業業地經營工廠,卻被工人罷工弄得焦頭爛額,最後工廠又被倭寇毀於一旦。次子帆亞從小習武,是一名嫉惡如仇、武藝超群的少年豪傑。他後來成為了一名勇猛無敵的鐵血軍人,一次在抗日戰場上負傷後,邂逅了美麗溫柔的包婉媛,墜入情網……
厚仁、崇嶺最大的敵人是洪氏父子。洪半仙靠裝神弄鬼的迷信伎倆損人利己;洪斌鬥則參加暴動,打擊地主,舉行罷工,之後上山武裝打遊擊,一心要改天換地。米莎莎本是純潔善良的富家千金,聽信了斌鬥的革命理論,不顧家庭反對,旋風般地嫁給了他。她後來被捕,視死如歸……鳴傑的表弟白信從小與他若即若離,卻與斌鬥打成一片,他聽不進厚仁的教誨,抗戰中頑固地追隨斌鬥,與鳴傑分道揚鑣。
中卷《戎馬關山》,敘事自1943至1957年,描述了衛國戰爭的壯烈偉大,謳歌了民族英雄們的犧牲與曆史功績,並敘述了改朝換代對個人命運的影響,以及人民遭受的苦難等等:
鳴傑與好友熊羽、威國參軍抗戰,浴血殺敵,九死一生。他們後來追隨嶽帆亞遠征緬甸,身經百戰,奮勇爭先,曆盡艱險,戰功累累,同時也目睹了包括軒轅村許多青年在內的眾多戰友為國家壯烈捐軀……
荊蘭在戰亂中四處遷移,掛念丈夫磊民,得知弟弟楚傑參加了抗日遊擊隊她更加惴惴不安。磊民那時成為了一名特務,與名門閨秀戚英麗聯袂而行,有驚無險地刺殺了無數鬼子漢奸。患難與共中,英麗對他產生了熾熱的婚外戀,令他左右為難……多年後新政權鎮反時,他急人之急地救助落難中的紅顏知己,然而最終不幸雙雙落網……
嶽帆亞等抗戰中身經百戰,戰功卓著,然而鬼子投降後,他們不幸卷入了內戰的泥潭,一個個身敗名裂:帆亞戰場上一敗塗地,大勢已去,但得知父親崇嶺在土改中遭到殘酷批鬥,他將斌鬥視為寇仇,誓死不降,最後他與妻子相濡以沫,一路潰逃,被吞噬於窮山惡水之中……他的義妹嶽蓓與堂弟嶽帆東傾心相戀,然而帆東在大難來臨之際卻隻能自個兒倉惶逃跑……
威國抗戰中曾英雄救美,與雪晴真心相戀,但為了上陣殺敵,他忍痛割愛。多年後倆人邂逅重逢了,然而不幸的是他們分屬不同的陣營,於是上演了令人扼腕的悲劇……熊羽則在內戰中受傷被俘,死於非命……丹蘭曾不顧學海的求愛,與鳴傑熱烈相愛,終被內亂的浪潮衝散。之後,鳴傑成為誌願軍戰士,鏖戰異國,直至被俘。而他的同鄉戰友思和忍受不了戰爭的壓力而埋骨他鄉。戰爭降溫後,鳴傑完成了學業,收獲了新的愛情,然而他的一顆心卻不安分……
洪斌鬥與表姐朱溫,在動蕩的社會中成功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最終在軍事鬥爭中大獲全勝。他們掌權後實施種種改造,磊民的香油作坊被迫關閉,民間藝人麵人張、李菊菊等陷入困境,本分的農民夏樸植隻想擁有一塊永久屬於自己的私人土地以勤勞致富,卻時常忐忑不安,又無可奈何。
白信抗戰中開辟根據地,打遊擊,之後在內戰中攻城野戰,殺敵無數,然而目睹社會動蕩給人民帶來的諸般苦難,特別母親不幸葬身戰火,他時常感到困惑和矛盾……
下卷《泥蟠不滓》,敘事自1957至1993年,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在非常年代,個人不得誌卻不喪失節操、頑強不屈的種種生活經曆。眾多人物的坎坷際遇,悲歡離合,反映了反右、大饑 荒、66年到76年、以及改革開放的種種社會風貌:
鳴傑逃回大陸後,愛情事業再度遭遇挫折。他獨立思考,目睹百姓可能遇到的危害,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卻遭到迫害,險些被累死餓死。他後來逃出樊籬,四海為家,在困厄中曾投河自殺,後抵達廣州,一度準備偷渡香港。最後他在新疆與年輕美貌的樂梅相識相愛,在惡劣的環境中二人同甘共苦,走在了一起,度過了一段愜意時光。然而“66年到76年”爆發後,鳴傑被迫再次流浪四方,遭遇了種種艱難困厄,甚至被投入監獄……
荊蘭堅持正義被劃為右*,慘遭摧 殘。磊民出獄後隻求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農民,卻不幸遭遇大饑 荒,外出逃難中,為了保全懷瑾,他獻出了偉大的父愛……他們的長子超真醫學院畢業後,為追求一份頗具傳奇色彩的愛情,去到了大西南。懷瑾從小聰明好學,卻失去了求學機會,後來成為一名知青。患難中,他衝破阻撓,與嶽薇傾心相戀……
“66年到76年”中,斌鬥玩弄權術,排斥異己,製造混亂。白信身為副縣長,體諒人民疾苦,堅持原則,因此受到斌鬥的打擊迫害……學者屈學海,遭到無端陷害,後來被誆騙回鄉,和妻子丹蘭生死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