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建鄴城。
清晨,在人來人往的市場中,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跑到了福壽店內。
他穿著一身破舊的白色衣衫,上麵縫縫補補,打了許多補丁,但是卻洗得很幹淨,他五官端正,劍眉鳳目,是一個俊朗不凡的少年。
少年掃了一眼店內,發現老板正在算賬,他歇了一會兒,緩解了下奔跑後的喘息,說道:“王老板,給我拿二十份香燭黃紙。”
“是小凡啊,又要去做生意啦?”老板抬起頭,看見是少年,不由善意一笑,說道。
少年靦腆道:“哪有,賺點生活費而已。”說著,將手中竹籃遞給老板。
老板站起身,拿了二十份香燭黃紙放入竹籃中,說道:“小凡,老樣子,還是收你二十個銅板。”
“好的。”少年一笑,從懷中掏出二十個銅板遞給老板。
接過竹籃,道了聲謝,少年就走出了福壽店,朝市場外跑去。
看著遠去的少年,老板笑了笑,繼續算賬,自言自語道:“這孩子有經商天賦,將來成就定是不凡。”
少年提著竹籃跑到了離市場較遠的一處民居小巷,嘀咕道:“明天就是十五了,李爺爺腿腳不便,這香燭黃紙他肯定是要一份的,先賣給他一份好了。”
說著,少年就朝李爺爺家走去。
“李爺爺,我是小凡,開開門啊。”少年來到李爺爺家門口,敲了敲門。
“來了,等等啊……”過了好一會兒,門開了,一個老人拄著拐杖慢慢吞吞的出來了。
“李爺爺,這是香燭黃紙,明天就是十五了,我先給您送過來。”少年先將老人扶入屋內,從竹籃裏麵拿出一份香燭黃紙,放在桌上。
“麻煩你了,小凡。”老人拿出兩個銅板遞給少年。
“不用那麼多,收您一個銅板就行了。”少年搖頭道。
“那怎麼行,不能讓你白跑一趟,這跑腿費肯定是要給你的。”不由分說,老人將兩個銅板塞到少年手裏。
“謝謝李爺爺。”少年也不矯情,他本來就是要賺錢的,隻是老人腿腳不便,少年不想賺老人的錢,但是這個李爺爺每次都會給他兩個銅板,少年不要老人反而生氣,所以少年就收下了。
之後,少年在小巷挨個敲門兜售香燭黃紙,這裏離市場還蠻遠的,有很多人不願走到市場購買,所以很快,二十份香燭黃紙就兜售一空了。
少年接著又跑了兩趟福壽店,進了兩次貨,臨近中午,香燭黃紙也都賣完了,少年買了兩個肉包子,邊吃邊回家裏去了。
到了家中,少年將懷裏的銅板通通取出,除去二十個銅板的本錢,還有買肉包子的兩個銅板,少年上午一共賺了八十個銅板。
因為少年將香燭黃紙賣給那些一看家境就比較富裕的人,一份是三個銅板賣出去的。
如果別人知道這個少年居然一個上午就賺到這麼多錢,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在建鄴城一般的成年男子,一天也不過是掙二三十銅板而已。
少年名叫楊凡,家裏就他一人,他的父母在他五歲的時候,由於城裏爆發了瘟疫,雙雙去世了,而楊凡卻意外的活了下來。
楊凡的家離市場很近,所以他從小就是在市場裏麵混跡長大的,並慢慢的琢磨出了生存的辦法。
把藏在床底下的鐵盒子拖出來,那鐵盒子裏麵居然滿滿當當的都是銅板,楊凡將早上賺的錢放在裏麵後,把鐵盒子塞回床底下。
楊凡曾清點過鐵盒子裏麵的錢,大概可以換成一百兩銀子,隻要再存兩年的錢,就足夠楊凡開一家店鋪了,到時就不用東奔西跑的賺錢了。
下午,楊凡很早就出門了,他要去一個私塾幫忙。
這個私塾隻有下午開課,私塾的夫子是一個年輕的書生,附近有不少的富家子弟在他那兒讀書,學費當然也不便宜。
楊凡是沒有錢在那裏讀書的,他在那裏偷聽了幾節課後,被夫子發現了。
夫子見楊凡一心向學,也沒有驅趕他,而是留楊凡在私塾幫忙做事,並給楊凡一天五個銅板作為報酬。
來到了私塾,夫子還有學生們都還沒來,楊凡開始清潔學堂,把學堂打掃得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