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兒與那些動物打架時,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哧溜竄到樹上去,看你能奈我何?
這猴崽子愛玩惡作劇,有時它還在上麵撒泡猴尿下來,騷臊騷臊那些它打不過的野狼野狗們。
有時,若打斷了對方的骨頭或打出了血,忙雙手一蒙麵掉頭就跑。為何打贏了還跑呢?因為猴兒怕見血呀!
若是碰到虎豹這些凶猛的大動物時,猴兒還是很聰明的,當然是屁股一顛,溜之大吉了,不然等著人家來吃呀?
猴兒雖然對自己的武功頗為自信,甚至有些驕傲,但還沒狂傲到“目中無虎豹”的地步。
猴呀,無論多狂,還是要有點自知之明才行,留一分清醒留一分醉,這心態就挺好!
靜雲身體好了之後,也常仗劍穀底行,帶著猴兒四處找尋出穀的道路。
但幾番尋覓皆無所獲,狹長的穀底,四周皆是立陡立陡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那些峭壁,猶如刀削斧劈般,滑不溜秋的,即使攀岩走壁如履平地的猴兒也爬不上去,甚至都不敢爬呢,何況人乎?望著都覺頭暈,如何敢爬?如何能上?
雖然峭壁插雲端,天梯無處覓,找不到出路。但,也並非一無所獲,每次出去轉一圈回來,總能采獲不少各種野果野菜,偶爾還能捕獲一二隻山雞野兔。
這時,靜雲所學醫藥本領又可派上用場了:他能根據野果野菜的形態長相切口流出的汁液水煮顏色等,判定采到的果菜有毒還是沒有毒,能不能吃,因而避免了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因崖底藤條甚多,隨手可觸,有時無聊,靜雲便順手扯下一兩條來揮舞耍玩。
因藤條與軟鞭都是柔軟之物,耍之日久,竟也摸索出一些使用鞭法的門道來。
一條長長的藤條給他耍得呼呼轟轟,舞出千重鞭影,打得沙飛石走,塵硝彌空,聲勢甚是驚人,把猴兒看得咋舌不已,又是拍掌又翹大拇指。
看得心癢難撓時,它也扯下一條來學著耍弄,剛開始時不會耍,常常自己打自己,把自己打得哇哇怪叫,又蹦又跳,甚是滑稽好笑。
後來在靜雲的教導下,耍玩多了也便順手些了,才不再自己打自己,慢慢的它也琢磨出一些門道來,竟也能將藤條甩得呼呼山響,可把猴兒樂壞了。
這下,“猴哥”除了“金箍棒”外,又多了藤條鞭這一武器,行走江湖更加有恃無恐嘍!
多姿多彩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悠忽間,又是幾十天過去了,靜雲根據花草樹木的生長情況環境天氣的變化判斷:現在,應是夏季了。
這一天,靜雲與猴兒正在巨岩上練功,忽然,從東邊林子裏傳來獸吼與奔跑的聲音。
靜雲抬頭看去,隻見幾頭猛獸從林子裏跑了出來。靜雲初時以為是野獸們在相互撕打內鬥,但等它們過來稍近時一看又不似,因為跑在前麵的是一頭吊晴白額虎,而在後麵“追”的卻是幾頭狼豹野豬,甚至還有梅花鹿。
老虎身為百獸之王,怎會怕它的治下之臣呢?不然,又怎麼會如此奔跑追逐呢?此事蹊蹺之極,靜雲百思不得其解。
“呀,難道它們是衝我與猴兒來的?莫非是這段時間猴兒去招惹欺負了它們的寶貝兒子,因此‘家長“出頭了,聯合起來找猴兒與我算帳的?”
靜雲剛這樣想著,又覺不對,因為這些野獸在經過巨岩前時,連看都不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