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發起二次鄂西戰役(1 / 2)

●四野戰士紛紛下定決心,要把宋希濂殘餘勢力清剿幹淨,進而解放湖北!

●四五一團一營營長田老保、二營營長楊度生冒著敵人的炮火,帶領戰士們拚命往前衝。

●很多戰士腳都泡爛了,有的戰士還扭了腳,可他們卻忍著痛繼續趕路,沒有一個人埋怨過。

1949年10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下達發起二次鄂西戰役的作戰命令。

命令如下:

集中第五十軍三個師、湖北軍區兩個獨立師、第四十二、四十七軍各兩個師共九個師的兵力,由湖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王宏坤、參謀長張才千統一指揮,於月底再次發起鄂西戰役,求殲宋希濂集團。

二次鄂西戰役的具體部署是:

第四十七軍第一三九、一四一師由大庸、桑植一線出發,經來鳳迂回恩施,占領利川,截斷宋希濂西退道路,如其未撤,第二步即由西向東進攻。

與此同時,湖北獨立第一、二師及第四十二軍第一五五師(第一二四師未趕到),由秭歸渡江向建始、恩施前進。

第五十軍全部由湖北宜昌秭歸間渡江,由東向西經資丘一帶向恩施攻擊前進。

在此二次發起鄂西戰役的前夕,解放軍四野部隊曾發起了鄂西戰役,並取得了宜昌戰役的勝利。當時,宋希濂從宜昌敗退到湖北恩施以後,解放軍也做了短暫的休整。

為了肅清國民黨在鄂西的頑敵,並配合二野打通西進的道路,四野準備在發起廣西戰役的同時,發動對湖北宋希濂殘軍的作戰。於是,四野指揮部就著手這次繼續圍剿宋希濂的準備。

戰鬥命令下達後,戰士們紛紛下定決心要把宋希濂殘餘勢力清剿幹淨,進而解放湖北。

四野做好部署之後,劉伯承、***率領的二野決定對四野發動的鄂西戰役予以配合,於10月29日發出《進軍川黔作戰的補充命令》。

命令如下:

第三兵團應以現在最先頭之一個軍,全部輕裝,沿四野第四十七軍主力之右側,以快速行動,直出彭水、黔江(要點),截擊可能逃跑之宋匪,並協助四十七軍殲擊右側頑抗之匪軍。

第三兵團主力則依此調整部署,速按原計劃分別出遵義及尾先頭軍跟進。

第五兵團及第三兵團之第十軍仍按原計劃速出貴州。

四野再次發起的鄂西戰役,有力地配合了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南的軍事行動。

四野第五十軍、湖北兩個獨立師及第四十二軍第一五五師為右集團,第四十七軍主力與二野第三兵團主力第十一、十二軍為左集團,把宋希濂集團緊緊包圍,切斷敵人逃跑的退路,力求把這夥殘軍剿滅在湖北。

湖北西部的巴東到貴州境內的天柱,兩地之間大約有500公裏,是國民黨“西南防線”上地勢最複雜的地段之一,也是敵我雙方爭奪的重點。

在兩地的北麵,長江水自萬縣以東經過巫山流入湖北境內,經過西起奉節、東至湖北宜昌長達200公裏的峽穀地帶,兩岸的山高大險峻,是交通的咽喉。而在這些地區的南部,有武陵山,那裏山高陡峭、樹木茂密,到處是懸崖絕壁,很難通行。

10月28日,鄂西戰役打響了。

四野右集團第五十軍兵分三路由湖北宜昌、秭歸、香秭等地開始渡江,而後向鄂西南進擊。

11月3日,五十軍擊破國民黨軍第一二四軍等部的防守,攻占巴東、綠蔥坡、野三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