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彭德懷掛帥入朝(1 / 2)

1950年10月5日下午,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中,經過代表們的討論,大家一致同意出兵朝鮮。

接著,這次會議還通過***的提議,由彭德懷率領部隊入朝,協助人民軍抗擊“聯合國軍”。彭德懷本人也沒有推諉。

散會後,在中南海畔,有人對彭德懷說:“看來還不服老喲。”彭德懷出兵朝鮮的使命就這樣確定了。

這次政治局會議結束後,***留下彭德懷、周恩來等人吃晚飯。

席間,有人表示憂慮:“我們出兵,隻怕斯大林不願意。”

***頗為警覺:

當然,斯大林這個人,對我們中國黨是有成見的。他也怕蘇軍參戰會破壞雅爾塔會議後的世界格局。但他是馬克思主義者麼,我們的要求符合國際主義原則。

彭德懷說:“最好是先做通斯大林的工作。”

***看著周恩來,開玩笑地說:“中國黨將派自己最好的外交家去遊說。”

彭德懷連連點頭,此次出使莫斯科,最好的人選當然是周恩來。

***對周恩來說:

恩來此去,也當速決才是,戰爭不等人啊!

飯後,***對彭德懷說:

現在朝鮮情況已十分危急,我們必須馬上出兵,否則將貽誤戰機。你和高崗同誌8日先到沈陽去召開東北邊防軍高幹會議,迅速傳達中央政治局的決定,督促部隊立即做好入朝準備。

同時把我黨中央出兵援朝的決定通知金日成。關於入朝的時間,給你10天時間怎麼樣?關於部隊更換蘇聯武器裝備和空軍支持問題,恩來同誌即刻去莫斯科與斯大林同誌商談,盡快解決。

彭德懷感到時間緊了些,但仍表示:

我隻好一天按10天甚至20天的工作量來幹了。

***笑著說:“抗美援朝我是積極分子,你百分之百支持我,看來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

從10月2日到5日,中央開了3天會議。會上充分發揚民主,***盡管有了自己的主張,仍然認真地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讓大家把出兵的不利方麵和困難方麵充分地說出來,然後說服大家。

其實,對於打不打的問題,***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他對這件事確實是思之再三,煞費心血的。

後來,***對金日成講起這件事的時候說:

我們雖然擺了5個軍在鴨綠江邊,可是我們政治局總是定不了,這麼一翻,那麼一翻,這麼一翻,那麼一翻,嗯!最後還是決定了。

這是***對當年中央政治局關於出兵援朝決策過程的一個形象的概括。這是一個何等艱難的決策!這在中國共產黨曆史上是少有的。

有的中央領導人後來回憶說,在考慮出兵不出兵朝鮮的問題時,***一個禮拜不刮胡子,留那麼長,想通以後開了會使大家意見統一了,才刮了胡子。如此反複思考,焦慮到了一個星期不刮胡子的狀況,這在***的一生中都是少見的。

在1950年國慶節後10多天內,中共中央反複開會討論,麵對多數人列舉的種種困難以及蘇聯在出動空軍問題上一再退縮,***經許多天不眠不休的思考,也曾兩次要求入朝部隊暫停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