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飲食方案(續)1(1 / 3)

中老年人飲食方案(續)

主食類

金絲卷

原料:

精粉500克,麵肥150克,白糖75克,雞蛋5個,花生油50克,堿少許。

製作:

1.將250克精粉放入75克麵肥和溫水中揉成團,揉均勻,待發酵後加堿麵中和酸味。

2.麵粉250克,加5個雞蛋黃和適量溫水揉成團,加入75克麵肥揉均勻,待發酵後加堿中和,再加入75克白糖揉均勻.

3.將未加白糖之麵團擀成1厘米厚的麵片,均勻地切成6張長方形的皮子,每張皮子上抹一層花生油(香油更好)。

4.將已加白糖、蛋黃之麵團擀成1.5厘米厚上刷花生油,折疊幾層,頂刀切成細絲,再刷上油,然後六束一束一束地整理好,將每束包入未加蛋黃之麵皮中,卷成圓筒形,兩頭壓緊,即成金絲卷生坯。

5.生坯入鋪好籠布之籠內;避風醒15分鍾,上籠蒸25分鍾取下,用手拍攝使其內麵絲鬆散,放涼用刀切去兩頭,再從中間切斷成兩節,刀麵朝上入盤(刀麵也可朝下)即可食用。

特點:色澤潔白,絲蕊整齊,卷皮均勻,鬆軟甜潤,補氣益壽。

蝦子燒麥

原料:

蝦子150克,絞肉80克,料酒6克,鹽、醬油、豆粉、綠碗豆少許,燒賣皮10張。

製作:

1.蝦子去殼,剔去腸子,用刀剁碎,連同絞肉、調味科一起攪均勻。

2.用燒賣皮包調好的餡料,並在上麵放一粒粘有豆粉的碗豆,放入塗過油的盤中。

3.蓋上保鮮膜,加熱2.5分鍾,即可食用。

特點:外幹內潤,口感獨持,補益肝腎。

小窩頭

原料:

細玉米麵400克,黃豆粉100克,白糖250克,發酵粉少許、桂花適量。

製作:

1.先將細玉米麵、黃豆粉、白糖、發酵粉撂在一起,逐漸加溫水,慢慢地揉合至與餃子麵相仿即可。

2.將麵切成劑子(每50克做10個),再蘸桂花水捏成小窩頭上屜蒸熟即可。

特點:粗糧細作,富含維生素B族,延緩肌膚衰老。

甘參還童餅

原科:

鮮人參30克,甘薯1條,西紅柿2個,麵粉200克,雞蛋1個,紅花6枚,豆油(或花生油)500克(實耗200克),白糖、青紅絲適量。

製作:

1.鮮人參切成細絲,蒸熟放涼,西紅柿剝皮去籽,切成碎塊。將它們一並加白糖拌和,即成餡料。

2.將甘薯切成3毫米厚的圓片,每2片一副,中間不切斷,中間加餡料,餡料不可過多。

3.麵粉內加水,再加入雞蛋,攪成麵糊,將夾餡薯片粘上麵糊(不可露出薯片或餡料),放入熱油中炸熟,撒白糖、青紅絲,配紅花裝盤。

特點:祛痰生津、滋補強壯,清熱益氣,生津健胃,益壽延年。

湯包

原料:

麵粉500克,鮮酵母1/4塊,豬肉500克,肉皮凍500克,雞蛋2個,豬油50克,各種調味料。

製作:

1.豬肉剁成肉末後加豬油等調味料,再加入肉皮凍,加入清水,用力拌和,隨後加豬油、麻油製成餡心。

2.雞蛋打開加鹽攤成蛋皮,切成絲。

3.溫水250克調勻鮮酵母,倒入麵粉中合麵,之後濕布蓋上靜置1小時。

4.麵擀成片,包餡成包子,入屜旺火蒸6—10分鍾即熟。

食時,將鮮湯放入鍋中,加入蛋皮絲煮至湯沸,將湯包放入,盛小碗。

特點:餡鮮湯濃,補益肌膚,益壽延年。

艾窩窩

原料:

糯米500克,大米粉15克,白糖200克,芝麻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桂花各少許,水適量。

製作:

1.將糯米中的石子挑出,淘洗幹淨,用清水浸泡—夜,然後撈出,放入屜蒸1小時出鍋,放入沸水鍋中,以浸過米為宜,加蓋悶20分鍾左右,待米吸足水分時,撈入蒸米的鋁盆中,再蒸25分鍾出鍋。最後用木製麵扳將米搗爛成團,攤在濕屜布上晾涼。

2.將大米粉放入籠屜上,幹蒸40分鍾,出鍋晾涼。注意不要滴入水滴。

3.將芝麻仁、核桃仁分別用小火炒熟晾涼。把核桃仁、青梅切成小丁,同瓜子仁、芝麻仁、白糖、桂花攙拌成餡心。另將大米粉撤在案板上,放上糯米團,反複捏揉,待柔韌後分成20個小塊,按成圓餅,包上餡心成球形滾上大米粉即成。

特點:形如雪球,粘軟甜香,補腦益智,增壽延年。

八寶粥

原料:

糯米500克,鴨肉50克,火腿肉50克,雞肉50克,青豆50克,五花豬肉50克,紹酒15克、水發香菇50克、麻油15克,水發金鉤250克,清水3500克,花生米50克,蔥花、薑末、鹽、胡椒粉少許。

製作:

1.金鉤與火腿裝入小碗上籠蒸爛。

2.花生米用開水泡透去皮。

3.鴨肉、雞肉、豬肉切成米粒大丁塊,香菇也切成丁。

4.將米淘淨下鍋,加清水燒開,放入火腿、金鉤、肉丁、花生米熬煮成粥、再加入紹酒、精鹽、味精、香菇、青豆、薑末、蔥花稍點入味,散入胡椒粉、麻油即可。

特點:營養全麵,補肺建脾,暖胃止汗,補益延年。

棒碴木耳粥

原料:

玉米碴150克,木耳10克。

製作:

1.木耳溫水浸泡,脹發後洗淨撕碎。

2.玉米碴用壓力鍋煮至將爛,入普通鍋放入木耳同煮成粥。

特點:降脂益體,潤腸建腦,防老抗衰。

羊肉粥

原料:

糯米500克,羊肉500克,蔥薑末,鹽少許。

製作:

1.羊肉浸泡去血,加水4500克左右煮沸,潎去浮沫、加蓋燜4—5小時,取出羊肉,乘熱去骨,切碎。

2.過濾湯汁4000克左右,放入淘淨的糯米旺火煮沸後文火熬煮90分鍾左右,至湯稠濃、米粒開花,加入碎羊肉、蔥、薑末、鹽,煮至滾沸即熟。

特點:冬令補品,味道鮮美,補肝益腎,溫陽益壽。

紅棗粥

原料:

紅棗50克,糯米50克,清水1000克。

製作:

1.紅棗洗淨去核,切成豆粒大小丁塊。

2.將米淘淨後同棗丁一起入鍋,加清水上火,熬煮成粥。

特點:健脾和胃,補氣益血,養生延年。

小麥米粥

原料:

小麥米150克,糯米100克,桂圓肉少許,紅棗6個,白糖100克,清水1000克。

製作:

1.紅棗去核,與桂圓肉一同切成碎米粒狀。

2.小麥米與糯米分別浸泡發脹,洗淨入鍋,加清水上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待米將爛時加入桂圓肉、紅棗、白糖繼續煮至爛即成。

特點:養心益腎,清熱止咳,補中益氣,健體延年

擔擔麵

原料:

細麵條1500克,豌豆苗(鴻毛菜)100克,芝麻醬100克,香油120克,香菇50克,味精14克,蒜泥8克,蔥花30克,鮮薑末50克,芽菜末100克,胡椒麵4克,紅油200克,冷湯400克,辣椒籽20克,精鹽適量。

製作:

1.芝麻醬先用醬油、香油、冷湯調開,然後加入味精、蒜泥、蔥花、辣椒籽、胡椒麵、鮮薑、芽菜末、紅油、精鹽調成佐料。

2.麵條下入滾水中,煮熟後撈起,分裝在10個碗內,燒上佐料,隨即將豆苗燙熟,放在麵上即成。

特點:開胃下氣,利濕解毒,健體延年。

什錦伊府麵

原料:

麵粉500克,雞蛋6個,蝦仁20克,鮮薑5克,冬菇片20克,肉片10克,雞脯片10克,豬油100克,食鹽2.5克,紅醬油5克,味精15克,清湯600克,胡椒粉少許。

製作:

1.麵粉放在案板上,中間扒一個坑成窩形,放入打勻的雞蛋6個,熟冷豬油25克,待攪勻後〔如蛋不夠可加少許水補充〕,再揉搓至滑暢成團,不粘手,光滑有勁,放置等20分鍾(上麵蓋一塊濕布),把麵團搓成長圓形,再用麵棍擀成長的麵皮,均勻地撒上幹麵粉,放上長的擀麵棒,將麵皮全部卷包上。卷好後不斷短推,推至兩張紙薄厚為止,然後疊放4—5層,並疊一層撒幹麵粉一層,以防粘連;最後一刀刀切成很細的麵絲,撒上麵粉抖散。

2.水鍋置火上燒沸放下入麵條,用筷子翻動一下,煮至色變,中間無白芯,浮在水麵上時撈出,放入冷水中衝冷,盤成園餅形;油鍋燒熱,用油滑鍋後加入豬油500克左右,置旺火上燒至七成熱,將麵放入鍋中撥散,炸至呈金黃色,撈出瀝油。

3.鍋內放人清湯,投入炸好的麵,再加豬油25克,食鹽、味精、置旺火上燒至湯呈乳白色,端至小火上加蓋燜撓,使麵吸收鮮成味後出鍋分成10份。

4.炒鍋燒熱,放入油500克,燒至五成熟,加入腰片、肉片等,用手勺滑至半生,倒在漏勺上瀝油。

5.炒鍋內放入白湯150克,鹽、味精、醬油、淋入濕澱粉勾成澆湯,推入滑好油的各種配料(包括鴨片、蝦仁)攪合,撒上胡椒粉,加入豬油25克拌和,出鍋後逐碗蓋在麵條上即可食用。

特點:益胃氣,解痘露,養天年。

過橋米線

原料:

米線適量(也可細絲麵),雞(鴨)鮮湯適量,豬肉片50克,雞肉片、烏魚片、豬腰片、豬肚、鮑魚片各50克,豌豆苗、芫荽、玉蘭片各5一10克,薑絲、食鹽、味精、胡椒粉、油辣子備適量,豆腐皮50克。

製作:

1.將鮮湯澆沸滾燙。

2.各種肉切成薄片,豆腐皮切成段。

3.各種調味品研切碎末,按照口味兌好湯。

4.用筷夾生肉片放入沸湯中,略為擺動湯熟,夾著米線入碗與主輔料一起吃,直至肉、菜吃完,鮮湯喝盡。

特點:利五髒,補筋脈,消穀食,治腸風。

擔仔麵

原料:

麵餅4個,剁碎豬肉100克,菠菜150克,銀芽(掐頭去尾綠豆芽)l00克,鮮薑1片,紅花椒油4湯匙,生油2湯匙,砂糖1湯匙,澱粉1湯匙,花生油3湯匙,清湯8杯,大蔥適量,麻油、胡椒粉、味精備少許。

製作:

1.將菠菜洗淨,燙熟,去汁切段備用。綠豆芽洗淨後用鹽水燙至嫩熟。大蔥切成蔥花。薑、蒜均剁細茸。

2.燒鍋中加入花生油燒熱,先下薑、蒜茸略炒,再下剁碎的豬肉炒開,加入清湯半杯燒沸,依次下入紅花椒油,砂糖及生油1湯匙調味,再沸後淋以水調澱粉勾芡,離火後成肉潲子。

3.麵用沸水煮熟,用冷水過冷,撈入滾水中浸熱,瀝去水分挑散,分盛4隻小碗中。

4.把一人分量的清湯2杯燒滾,下入生油、鹽、味清、麻油調味,沸起時加入麵條碗中。然後取肉潲子潑蓋麵條上。擺放菠菜段、銀芽,撒上蔥花即可食用。其餘幾份如上法製作。

特點:清熱解毒,通利三焦,和胃溫中。

蘿卜絲餅

原料:

麵粉500克,白蘿卜500克,生板油50克,豬油250克,熟火腿25克,食鹽、大蔥、料酒、味精適量。

製作:

1.將麵粉200克加入豬油100克揉成幹油酥,麵粉300克加入豬油50克,溫水100克揉成水油酥。兩種麵團分別揪成10個劑子,將幹油酥逐個包入水油酥內拉長疊攏,再扮長疊攏,用手壓成圓形酥皮。

2.蘿卜洗淨切成7厘米長的細絲,加鹽稍淹一下擠幹。

3.生板油撕去薄膜切成小丁,用料酒和鹽漬一會兒。

4.大蔥切成蔥花,熟火腿切成絲。

5.蘿卜絲上麵放蔥花,將豬油燒熱潑在蔥花上與板油丁、火腿絲、味精拌均。

6.酥皮內包入上麵製成的餡,包成厚餅形。

7.平底鍋燒熱後放入豬油,將生坯煎至兩麵金黃熟透。

特點:色澤金黃、香酥肥潤,補益中氣,消食化積。

煎餅排

原料:

元白菜l000克,煎餅20張,肉末750克,蕎麥米飯250克,雞蛋400克,蔥頭200克,油250克,鹽、胡椒、白少司適量。

製作:

1.蔥頭切丁用油炒黃,放蕎麥米飯炒透,加白少司調勻,放鹽調劑口味。

2.元白菜用沸水燙軟,然後剁碎擠幹,再用油抄透,放鹽調劑。把肉末炒熟後加蔥頭、元白菜、鹽、胡椒、放入雞蛋糊炒熟即成肉餡。

3.烤盒內抹油,鋪上一層煎餅,放肉餡抹平,最後再鋪層煎餅,刷雞蛋糊入焙爐烤熟即可,起菜時切成一份一塊。

特點:風味獨特,芳香宜口,消食,明目,解毒。

羊肉回頭

原料:

麵粉500克,羊肉末300克,蔥花100克,大料、花椒水75克,薑末、味精、醬油、麻油、鹽、食油適量。

製作:

1.先將大料、花椒水分幾次攪入羊肉末中,再將醬油花、薑末、鹽、麻油、味精拌好。

2.麵粉加水合成麵團,略暢,揉勻搓條,揪成劑子。

3.劑子擀成方皮,餡橫抹在中間,將上下兩邊的麵片各向中間折一下(要壓3厘米寬的邊),然後,將左右兩邊的開口按緊,向裏稍折。

4.取擋置溫火上,熱油,將生坯上檔,先煎有折邊的一麵,後煎正麵,待兩麵皆金黃色即可。

特點:金黃味香,益補肝腎,溫陽延年。

煎魚肉餅

原料:

淨魚1250克,牛奶250克,蔥頭100克,麵包200克,雞蛋清100克,黃油50克,油150克,土豆泥1250克,鮮麵包渣200克,鹽、胡椒少許。

製作:

魚去皮去骨,切塊後絞碎,再加入浸泡過擠幹搓碎的麵包,炒黃的蔥頭末、鹽、胡椒粉,陸續放入牛奶、雞蛋清攪均,做成每份兩個肉團,沾上鮮麵包渣拍成圓餅,用油煎成兩麵黃色放人烤爐烤熟。起菜時配土豆泥或煮土豆,澆黃油即可。

特點:色香濃厚,略帶乳味,補益肝腎,健體防老。

烤黃油魚卷

原料:

淨鮭魚肉1250克,黃油150克,鮮麵包渣200克,麵粉50克,雞蛋100克,油150克,炸土豆絲500克,鹽、胡椒少許。

製作:

魚去皮去骨切成薄片,再用肉拍子拍成長方形薄片,中間放上3厘米長的黃油條,把魚片兩端疊起,然後卷成筒形,撒鹽、胡椒、沾麵粉、雞蛋糊、再滾鮮麵包渣做成滾圓形,用熱油炸至黃色後入烤爐烤熟。起菜時配土豆絲,澆黃油即可。

特點:金黃誘人,魚肉細嫩,補益元氣,防老抗衰。

米粉燒餅

原料:

糯米粉200克,白糖50克,油50克。

製作:

糯米粉用開水75克衝入攪勻,攝成6個粉團,然後揉圓壓扁成餅。把糖化開備用。鍋燒熱,加油25克逐一把餅煎過,並齊擺鍋底,結皮後一起翻過來,淋上糖水,迅速蓋上鍋蓋燜3分鍾,淋上餘油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