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文: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語文能力的最高體現。作文教學自然也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長期以來,作文教學效率不高,令語文老師愁眉不展,不少語文界有識之士對作文教學方法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似乎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傳統作文教學束縛了學生
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命題——指導——作文”;一種是”理論——命題——作文”。這兩種作文教學模式都注重命題及作文技巧的指導,這裏且稱之為”命題作文教學。”“命題作文教學”要求學生在幾十分鍾內完成一篇在內容、體裁、技巧、字數等方麵有嚴格限製的作文。這種教學模式給學生套上枷鎖,學生手腳放不開,作文時”搜腸刮肚”“苦思冥想”,可謂痛苦不堪,敷衍成文,也不過是:敘事千篇一律,寫人千人一麵,抒情無病呻吟,議論空洞無物。天長日久,學生的興趣”與日俱減”!學生的靈氣也消磨殆盡!總之,傳統作文過於重視命題、套路及文章的思想性,造成學生虛假情感的泛濫,其個性才情均受到抑製。
於是”新概念作文大賽”向傳統的作文教學發起了挑戰。”新概念作文比賽”是由《萌芽》文學雜誌社同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等七所高校發起的。自1999年舉辦以來,至今已成功的舉辦了四屆。它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那就是”一篇文章定乾坤”,它的形式是大膽新穎的,那就是不命題,不限定題材。比賽中湧現的佳作,其思維之開闊、想象之豐富,語言之生動活脫,令評委讚歎不已。為什麼能出現那麼多令大作家都稱讚不已的優秀之作呢?這不能不歸功於新概念作文大賽寬鬆自由舒暢的征文形式。
受到新概念作文的啟發,我提出了”自主閱讀,自由作文”的語文教改課題。
自由作文是時代、寫作規律、個性發展的要求
自由作文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它是時代、寫作規律、個性發展等多方麵作用下的結果。
(一)自由作文是時代的要求。
21世紀是創新的時代,創新的時代需要創新的人才。創新的人才需要自由寬鬆的環境。我們的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理應為學生提供自由寬鬆的環境,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一直呆在鳥籠裏的鳥兒永遠不可能高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前進,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寫作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始終伴隨著具體感情材料、情感、想象的,寫作可以培養豐富的想象力,自由作文更是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廣闊的天空中飛翔!
(二)自由作文是寫作規律的必然要求
從寫作的準備來看,寫作者要具備一定的生活基礎、正確的世界觀、審美觀,必要的藝術修養,學生的生活經曆、審美觀、藝術修養都各不相同,而且有限,我們又豈能讓他們去寫那些不熟悉的生活呢?
從寫作的過程來看,寫作是一個厚積薄發的複雜的過程。魯迅曾對創作過程作了很好的概括:”靜觀默察,爛熟於心,然後凝神結想,一揮而就”。隻有”靜觀默察,爛熟於心”,才可能有”一揮而就”!然而命題作文常不顧寫作規律,要求每個學生在幾十分鍾內”一揮而就”成一篇有質量的文章,這談何容易?魯迅也曾說:”寫不出時不硬寫。”,傳統的作文教學,許多學生確實是硬著頭皮寫,”為作文而作文”。其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自由作文”衝破傳統作文的籬柵,遵循寫作規律,讓學生真實、真切、真誠、真摯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無拘無束、盡情地展現自己的個性、才華!
(三)自由作文是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根據心理學,個性是一個人整個心理麵貌,是複雜的,多層次的統一體。它包括個性傾向性(需要、動機、興趣、理想等)與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氣質、性格)。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他們的需要、興趣、能力、氣質、性格都有差異,發展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不能把他們塑造成同一規格的人,要允許他們自由地發展,允許他們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自由作文正是給他們這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寫自由作文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能力,素質,這些信息還有利於我們教師因材施教,根據他們的所思所想予以相應的誘導,使他們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