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章節 133.寧兒要有妹妹了!(真?大結局)(1 / 3)

午飯過後,在棲梧殿跟老婆孩子膩歪了很久的黎羽,終於懶洋洋地出現在了禦書房。

一眾老臣們早已等得頭暈眼花。雖然中午有茶點充饑,可是這種等人的滋味,實在不好受!

黎羽徑直走到正中坐下,冷聲問:“眾卿來禦書房所為何事?”

右相當先站出來行了個禮:“聖上一向勤政,今日卻無端誤了早朝,群臣議論紛紛……”

黎羽冷聲打斷:“議論紛紛?朝中最忌諱揣測議論、散播謠言!右相身為百官之首,正該管束群臣才是!”

右相慌忙垂首稱“是”,又小心地道:“聖上初登大寶,朝中雜事的頗多……”

“若是雜項小事都要朕親自處理,要你們何用?”黎羽的語氣十分嚴厲。

群臣凜然心驚。

黎羽隨手拿起桌上的幾本奏折看了看,淡淡道:“你們這幾日的奏章,朕都看過了。天下安定無災無禍,餘下的都不算什麼大事。前周末帝喪葬事宜可全權交由禮部處理,朝中宮中一應法度都無需改動——還有何事值得一提?”

群臣麵麵相覷,許久才由右相開口道:“聖上臨朝視政已有多年,如今雖是初登大寶,天下卻早已穩如磐石。隻是……朝中雖無大事,早朝亦不該延誤才是,否則隻怕於聖名有礙……”

“既然天下穩如磐石,你們就該安享太平,何故揪著朕一次誤朝不放?”黎羽的神情十分不耐。

其實他知道這幫老家夥想說什麼。但他們既然不開口,他自己當然更沒有主動提起的道理。

以後,這樣互相繞彎子耗時間的事隻怕還多,想想便讓人覺得有些厭煩。

最後,禦史大夫終於按捺不住,站了出來:“皇上,自古英君明主因婦人而誤國的例子比比皆是,樓氏舉止輕浮放誕,隻怕難當母儀天下之重任!”

黎羽立時沉下臉來:“朕的皇後能不能承當重任,不是你能評判的;‘樓氏’兩個字,也不是你該出口的。禦史大夫,你放肆了!”

這句話語氣頗重,在場群臣齊齊跪了下來。

黎羽向眾人掃視了一圈,冷聲道:“你們若實在閑得發慌,不如各自回家去,前庭訓子、含飴弄孫,把心思用在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上,不要對旁人的家事指手畫腳!”

右相第一個回過神來,慌忙俯首:“臣等僭越了。”

這時卻仍有一個不怕死的小官站了出來:“皇上,如今京城之中人言紛紛……”

“流言止於智者。你們號稱飽讀詩書,竟也要學那些市井小民,靠著胡言亂語打發時光嗎?”黎羽站起身來。

那小官瑟縮了一下,不敢再說。

禮部左侍郎抬起頭來:“皇上,新君登基,後宮空虛,選秀充實後宮是必行之舉,不知何時遴選較為適宜?”

黎羽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朕何時說過要選秀?”

眾官員互相交換著眼色,誰也不知道接下來該不該把這個話題進行下去。

禮部左侍郎忽然想起了前兩日刑部尚書的提醒,心裏打起了鼓。

這時,門口的小太監們齊齊喚了聲“娘娘”,黎羽立時露出了笑容:“你來了。”

樓霽華笑道:“我似乎不該進來。”

“是寧兒要進來!”她懷中的小攸寧脆生生地解釋道。

黎羽順手將兒子抱了過來,笑道:“寧兒和娘親都可以進來。不用怕,沒有人敢欺負你們。”

小攸寧昂起頭,眨眨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是奶娘說,有人要把娘親和寧兒趕出宮,選別的女人來服侍爹爹!”

“誰要趕寧兒出宮,爹爹就要了他的腦袋,好不好?”黎羽把兒子放在桌案上,柔聲哄著。

下麵跪著的群臣屏息凝神,拚命把喉嚨裏的話咽了下去。

聽這父子倆的言外之意,外麵的謠言似乎早已經傳到了宮裏?可是皇帝自己都不在意,他們還能說什麼?

有些人是不能惹的,畢竟還是自己的性命要緊!

樓霽華等了好半天也不見有人指責她擅闖禦書房,不免有些掃興。

黎羽看穿了她的小心思,笑著抬手點了點她的鼻尖:“你放心就是,沒人敢說的。”

“明日我有點事,想到南大街走走。”樓霽華試探著道。

明日南大街上有一家銀號開張,算是“明家”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她去與不去其實關係不大,但她很想借這個機會,看看黎羽所說的“不會將她困在宮牆之內”這個承諾是不是真的。

黎羽向她淡淡一笑:“恰好明日我沒有事,陪你和寧兒一起去。”

樓霽華眨眨眼睛:“你要體察民情嗎?那樣的話最好去茶樓酒肆之類的地方。”

黎羽重新將小攸寧抱了起來:“那就去茶樓。我正要看看,到底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汙蔑咱們的寧兒。”

二人旁若無人地商量了一番,帶著小攸寧相攜出門。

禮部左侍郎下意識地跟出兩步,卻不敢開口。

黎羽忽然回過頭來,向他笑道:“禮部有的忙了。今年年底處理完了前周末帝的喪事,明年正月初有祭天大典,然後還有皇後和太子的冊封大禮……看樣子,禮部是需要添些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