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勞動技術課教學實驗
一、實驗背景
中學勞動技術教育教學,要想取得成效,注重它的實踐性是極其重要的一環。那麼,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進行哪些類型的實踐活動呢?
二、實驗內容
(一)驗證性(鞏固性)實踐
在學生學會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其進行必要的實踐,這樣既可以把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又可把學到的理論與實踐活動較好地結合起來。通過實踐,驗證知識的科學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直接的實踐,會提高教學質量。如:化學去汙方法,主食的製作,攝影,電子門鈴安裝教學都可這樣進行。
(二)總結性實踐
對有些較易進行的實踐而知識又很簡單的課,可先引導學生進行直接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學習,並不斷總結,最後上升到理論。使學生感到這些知識是自己親身體會出來的,自己是知識的探求者。從而對其所學的內容就會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如:花卉栽培、家具擺放等。
(三)引導性(典型性)實踐
對難度較大的課,操作理論學生不易理解,實踐又不能做好,可以通過教師的示範演示,啟迪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示範之後,讓學生進行模仿性實踐,以解決感性知識的缺陷。通過他們自己動手、動腦,使感性知識逐步上升到理性知識。
(四)配合性實踐
邊講知識,邊實踐,邊實踐,邊總結,講與練互相滲透,互相配合,使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如葡萄修剪、木工等有關知識。
(五)課前與課後實踐
主要指學生可以獨立進行的實踐活動。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實踐某些內容,讓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來學習。課後,布置課堂上沒有完成或無法完成的實踐活動,這種實踐要把握好檢查總結的功能。如:種植農作物等。
(六)探索性實踐
在學生和老師的實踐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發現,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這方麵的探討,使問題得以解決。對於新的科學信息,如農作物新品種的出現等,在推廣前,要做是否適合本地具體情況的探索性驗證,以便推廣。
(七)成果性實踐
這是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興趣的好途徑,尤其對於一些有短期效應的實踐。如攝影活動,可以滿足學生看到自己勞動成果的迫切欲望,並從中培養他們的審美觀。
三、實驗效果
當然,在勞動實踐的形式上,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長,進行個體、小組、群體等多種實踐活動,以求獲得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掌握操作技能的最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