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開,宇宙生八大聖器,曰乾、坤、艮、震、坎、離、兌、巽,聖器皆有靈性,不甘遊蕩於宇宙,繼而以自身靈力化形,乾屬清,化為天、坤屬濁,化為地、艮屬剛,化為山、震屬罰,化為雷、坎屬明,化為水、離屬爆,化為火,兌屬綿,化為澤、巽屬柔,化為風。此便是萬物之起源。
天地萬物誕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靈魄,靈竅初開,識天地之萬物。這靈魄無意中於極北之地得到造化神器名為九宮六芒珠,經過不知幾世苦修,靈魄功德圓滿,道法得成。自封為“太始靈尊”。
在漫長難耐的九重天之上,太始靈尊成為第一個“悟道者”,忍受著難以想象的孤獨寂寞。仿佛為了完成某種神秘的使命,太始靈尊利用造化神器的無上靈力創立了神界,並分別傳授給四個徒弟每人一門修行法門。大弟子鴻鈞,修天清氣,二弟子默羲,修地靈氣,三弟子女媧,修玄空氣,四弟子帝炎,修黃明氣。合之則為“天地玄黃,清靈空明”。後天諸神分別尊其為鴻鈞老祖、默羲祖師、女媧娘娘和大帝炎皇。
單說女媧娘娘,以神力創造了人界,並派“中北天七星君”降世,開立七大宗派,天樞宗、天璿宗、天璣宗、天權宗、玉衡門、開陽門、搖光門,廣收弟子並傳授於修行法門,後人稱之為“四天宗,三玄門。”
怎想人心多變,有為走捷徑者,求速成,將修行之道任意篡改,怎料到竟然成功,追隨者甚多。
篡改後的法門透著陰邪,修煉這種法門之人,稱之為魔。久而久之便自成一片天地,這便是“魔界”。人、魔、神,三界處於微妙平衡之中,倒也相安無事。
直至上古時期,魔界勢力日益壯大,不滿於屈居魔界,便將魔爪伸向人界,發動大戰,七宗門聯合人界四大神族後裔全力抵抗。
怎料當時魔界之主“狄烈聖君”魔功高深莫測,帶領魔界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人界聯盟,就連七大星君也相繼隕落,所過之處天崩地裂,生靈塗炭。
女媧大神憐憫眾生,為平息戰事避免人界再遭劫難,便將眾魔驅逐回魔界,並以五彩天石將魔界入口封印。
繼而以五行之力補天修地。女媧之淚化為無盡海,將人界劃分為五大陸,南為朱雀羽,北為玄武甲,東為地蒼龍,西為斑白虎,四方大陸的中心因為四麵環海所得名麒麟島。隨之將五大陸交於“四天宗,三玄門”殘餘弟子,以及上古神族後裔殘部守護。
最後以自己智慧和剩餘的力量化作無字天書,天書分為六頁散落在人界各處,伴隨著天書的還有一個天大的秘密,或者說是一種使命,一直等待著迎接使命之人。。。
若幹年後,地蒼龍大陸赤芒山,無量道觀。清晨道觀下山的山路上,一個五十多歲灰袍長須的老道士,旁邊跟著一個十四五歲左右,身著青色長袍相貌清秀的少年。
老道士一邊悠閑的走著嘴裏哼唱道:“大王叫我來巡山呐,抓隻野獸做早餐類”,少年一臉鄙視的看著自己這位老不正經的師傅說道:“喂老頭!別唱了把狼都招來了,耳膜都被你刺穿了,省點力氣還不如背會我呢,你說呢老頭?”老道士佯裝生氣的說道:“切!不懂音律的毛頭小子,還想讓我背你,你要欺師滅祖啊,我說天天啊,別整天老頭老頭的,好歹本尊也是你師父,再說了你這麼叫,讓我這統領全道觀的一觀之主老臉往哪擱!”天天白眼一翻道:“還本尊!我看是為老不尊!從我記事以來道觀就咱倆人,不裝能死啊,還我師父呢,別說您那老臉,我的小臉都快讓您丟的剩不下什麼了!”
老道士聽了也不生氣笑嗬嗬的說道:“別管什麼尊了,是尊就行!一會到了鎮上還是老規矩,你去掙飯錢,為師我去找道友談天論道,你不說話就是默認了哈哈。。。”說著老道士快步往山下走去,都沒給天天說話的機會,天天一陣無語不過還是跟了上去,嘴裏嘟囔道:“就會坑我,還找道友論道,跟一幫老娘們閑扯才是真的”。
少年名叫九天,據說是老道士王天地出家當道士第九天在道觀門口所撿,因而取名九天,王天地空有一個大氣之名,卻一件大氣的事都沒幹過,每天去山腳下的小鎮跟人吹吹牛混吃混喝,整天一副混吃等死的樣子,九天也算是出淤泥而不染了,小小年紀就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每天在小鎮的書館裏做雜役,掙的錢勉強夠師徒兩人吃飯,而王老道就悠哉多了,每天就在大街上閑溜,什麼湊個寡婦堆,聽個牆根,看個熱鬧,等徒弟掙了錢大吃二喝,酒足飯飽就回道觀睡大頭覺不理世事了。
今天還像往常一樣兩人邊鬥嘴邊往山下的赤芒鎮走。赤芒鎮是地蒼龍大陸的一個邊緣小鎮,因地理位置偏僻,官方管理鬆懈,雖說龍蛇混雜,但過的也算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