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湯姆生
1824年,威廉·湯姆生出生在英國貝爾發斯特城,父親是皇家學院的數學教授,性情溫和,冶學勤奮;母親是富家女兒,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湯姆生的兄弟妹妹比較多,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和睦而熱鬧的大家庭裏,非常快活。由於他長得最漂亮,又很聰明,在兄弟中最受父親寵愛。他也最愛父親。
湯姆生6歲那年,母親不幸去世,父親挑起了照料全家的擔子。這位數學教授是農民出身,年輕的時候靠自學進入大學。他雖然疼愛失去母親的孩子,但是對他們的教育卻很嚴格。在湯姆生和比他2歲的哥哥傑姆都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向他們係統地教授數學了。他還經常在清晨帶孩子們到郊外去散步,一路上提出各種有趣的問題來問他們,培養他們思考的習慣。每當這個時候,孩子們都興奮得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1832年,湯姆生的父親被母校格拉斯哥大學聘請去教書,全家遷到格拉斯哥城。這座城市位於蘇格蘭腹地,橫跨克萊德河,西臨狹窄的克萊德海灣,是英國北部的第一大港,商業繁榮,造船業比較發達。湯姆生一生的主要活動都是在這裏進行的。所以有的科學史家提到他的時候,都愛把他稱做“格拉斯哥的湯姆生”。
這一年新學期,湯姆生的父親開始講課。新來的教授學問淵博,講述有條不紊,待人親切,很快就博得了學生們的敬仰。沒有多久大家就發現,教授來講課的時候常常帶著兩個漂亮的小男孩,讓他們坐在教室裏旁聽。小的那個孩子還背著裝玩具的書包。起初,同學們都以為這兩個小家夥是來玩的,後來看到他們在認真的記筆記,才大吃一驚。因為這兩個大學旁聽生的年齡實在太小了:傑姆是十歲,湯姆生才八歲!
一所堂堂的高等學府竟準許八歲的兒童當旁聽生,聽起來有些荒唐,但是卻是事實。人才的培養本來就應該不拘一格。我國曆史上不也有甘羅12歲當宰相的佳話嗎?湯姆生的父親望子成才,也很費了一番苦心。湯姆生從接受啟蒙教育直到中學教育,都是他父親自己編教材,在家裏教的。他在讀大學以前,從來都沒有進過學校。氣宇軒昂的老教授是個天生的教育家,他的最大樂趣就是給孩子們傳授知識,把他們教育成材。湯姆生兄弟也很爭氣,他們在大學非正式地旁聽了兩年,眼界開闊了不少。有一次上實驗課,兄弟兩個對電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家以後,竟仿製了幾個萊頓瓶和伏打電堆。兩個小實驗家用電堆給萊頓瓶充上電,然後騙小妹妹維莉來摸,結果“啪啦”一聲,把她嚇得大哭一場。
湯姆生十歲的時候,和哥哥一道正式進了格拉斯哥大學預科學習。這大約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大學生。同年級的同學大多是農場主的兒子,最大的24歲。這些袴子弟醉心在神學裏,湯姆生卻在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方麵努力學習。湯姆生15歲那年,獲得了學校的物理學獎;16歲獲得了天文學獎,同時還因為寫了一篇出色的論文《地球的圖形》,得到大學的金質獎章。
1840年春天,湯姆生的父親帶著全家去歐洲大陸旅行。他們渡過多佛爾海峽,順著萊茵河南下,旅遊的區域主要在德國境裏。父親選取這條路線,主要是想讓孩子們練習德語會話。為了避免分散精力,他事先規定誰也不準攜帶書籍。這年年初,湯姆生的指導教授,向他介紹了法國數學大師傅立葉(1789~1857)關於熱的數學分析的一本著作,要他學習。湯姆生動身以前,聽說愛丁堡大學的凱倫特教授非難這部著作。他瞞過父親,把書悄悄地藏在皮包裏,旅途中一有機會就偷偷地讀幾頁。他們在法蘭克福作客的那些日子,湯姆生每天都躲進地窖裏研究傅立葉的理論,終於發現是凱倫特教授自己搞錯了。於是,他寫了一篇反駁的論文。旅行結束以後,他把論文寄給凱倫特教授。凱倫特對這個16歲少年的挑戰,最初隻是付諸一笑,但是當他讀完全文以後卻完全折服了。第二年,這篇論文發表在劍橋大學的數學雜誌上,雖然用的是筆名,但是不久,大學生們就都知道作者是誰了,湯姆生頓時名揚全校。
在以後的幾年裏,湯姆生發表了一連串的科學論文,內容涉及數學、熱力學和電學。17歲那年,他把電力線和磁力線同熱力線加以類比;18歲,接觸到了熱傳播不可逆性(就是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不能反向傳遞)。在研究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嫻熟地運用了很多新的數學定理。劍橋大學的數學家霍普金斯(1793~1866),曾經擔任他的指導教授,使他得益不小。這一切都表明,他有可能成為一個傑出的數學物理學家。遺憾的是、他成名太早,反而影響他刻苦鑽研。他一生中的某些不足在這個時候已經露頭。他撰寫論文很少參考別人的著作,寫起來也是龍飛鳳舞,一揮而就。據說他習慣用鉛筆寫作,而且常常寫在零亂的紙上就送去付印。
1845年1月,20歲的湯姆生通過了緊張的畢業考試。事前,父親和老師們對他都寄予很大的希望。父親確信他能夠穩拿第一名,一個主考教授甚至對他的同事說,他們都不配改湯姆生的卷子。可是考試揭曉,湯姆生隻得了第二名。直到第二次史密斯獎考試的時候,他才奪得了桂冠。
湯姆生畢業以後,首先選擇了電磁學當做進軍的目標。雖然熱力學也在他的視野範圍裏,但是自從法拉第在1831年發現電磁感應以後,探索電磁的奧秘就成了很多科學家感興趣的課題,湯姆生也受到強烈的吸引。這個高材生還在兒童時代就被電學迷住了。他很羨慕法拉第的成就,尤其是對法拉第關於電力線和磁力線的思想很感興趣。湯姆生掌握了數學工具以後,更覺得電磁學是個大有可為的領域,躍躍欲試。
湯姆生的父親卻一心要兒子競選教授席位。當時格拉斯哥大學有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學教授要退休,父親非常希望湯姆生能夠接替這個職位。按照當時的傳統,必須要對物理學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有資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父親特意安排湯姆生去巴黎留學,給物理學家雷尼奧(1810~1878)當研究生。雷尼奧是搞熱力學的,曾經接受法國政府的委托,測定過比熱常數。湯姆生一邊聽他的課,一邊給他當實驗助手,在熱力學研究上得到不少啟發。但是他當時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電磁學上。他在巴黎隻逗留了四個多月,就寫了第一篇很有見地的電學論文,發表在法國的數學雜誌上。這家雜誌的主編很賞識這個英國青年,曾經給了他不小的鼓勵。湯姆生的論文根據光學倒影原理,論述了靜電感應的電荷分布,這已經是個創見;更不簡單的是,他還提出可以用數學方法來分析法拉第的靜電感應現象。他這個閃光的思想,比麥克斯韋要早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