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傳染病嗎(一)(1 / 1)

你了解傳染病嗎(一)

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並且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與流行性,對人類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在人口密集地區流行開來其危害就更大了。

傳染病根據其傳播途徑可分成四大類: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

下麵各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

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飛沫、空氣傳播的。多發生在冬春季節。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紅熱、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1、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健康人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後,可潛伏2—5天,短者數小時,長者可達12天。

起病多急驟、發熱、嘔吐、咽痛、頭痛為猩紅熱的早期症狀。口腔內可見扁桃體紅腫,表麵有灰白色點狀或片狀滲出物。軟齶粘膜充血,輕度腫脹,可見小米粒狀紅疹或出血點(猩紅熱內疹)、先於皮疹的出現。

皮疹出現於發病的第一、二天,首先出現於胸上部及頸底部,數小時後蔓延至胸、背、上肢、最後到下肢。典型的皮疹為在全身皮膚充血發紅的基礎上散布著很小粟粒樣大小均勻的點狀充血性紅疹,以手按之全部消退。留下一個發白的指痕,但瞬間又恢複成原來的紅色。

皮疹分布以頸部、軀幹、腋窩前部、肘彎側、腹股溝及大腿內側特別顯著。麵部僅發紅而無皮疹的出現。一般48小時內皮疹發展到極盛階段,經2—4天消退,這時會有大小不等的脫皮,嚴重時手腳掌也會脫皮。

患了猩紅熱後,應去醫院診治,以便徹底消滅咽部致病細菌。一般情況下該病沒什麼危險,但需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若發高燒,可能發生肺炎或下頜淋巴結炎,甚至脈搏細弱,血壓低,手腳發涼,說明病情嚴重,必須及時請醫生治療。二是得猩紅熱兩周後,病人可能發生心髒、腎髒的損害。所以,猩紅熱好了,還需請醫生聽心髒、化驗尿,檢查有無腎炎和心肌炎,以便及早治療。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也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染的。

該病潛伏期1—10天,一般為2—3天。病初起很似感冒:咽喉幹痛、鼻咽粘膜充血與分泌增多,大多數人由於抵抗力強,將侵入細菌消滅於鼻咽部也就好了。

少部分病人由細菌侵入血液,出現敗血症症狀:突然惡寒、高熱、頭痛開始,有惡心、嘔吐,幼兒常伴有驚厥。皮膚上出現瘀點,用手壓不退。脖子發硬、不能向前彎。繼而,中樞神經係統症狀加重:患者持續高熱、因顱內壓增高,頭痛欲裂、嘔吐頻繁、血壓可升高而脈搏數下降、結膜充血、皮膚觸覺過敏、或有驚厥與狂躁。此時,口角及鼻周多見單純皰疹,此皰疹也可見於其他部位,患者頸強直等症出現時,說明細菌已侵入腦脊髓膜,造成腦脊髓膜損害,病情已經很嚴重了。

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主要措施是:

(1)發現病人要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

(2)周圍有患者時,可吃三天磺胺藥或吃些中藥,以利預防。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5—15歲的孩子發病率最高。

此病的潛伏期8—30天,一般為2—3個星期。病初起時,有發熱(38—40℃)、頭痛、食欲不振、一側的腮腺腫大,很快對側腮腺及兩側的頜下腺、舌下腺也可能腫大。少數病人的胰腺、腦膜、腦、肝、心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流行性腮腺炎也是通過空氣中飛沫傳染的,常在冬春季發生,一般可不治療也能自愈,但因能引起並發症,所以,也不能大意。

可能引起的並發症有:

(1)睾丸炎:成人易患,發病率占男性的18%,一般繼腮腺腫脹後2—10日發生,伴有突發高熱、寒戰,睾丸腫脹痛疼等,平均於10日左右消退,睾丸可稍腫大或腫大四、五倍,質堅而有劇烈按痛。陰囊水腫顯著,內有黃色積液。

(2)胰腺炎:僅少數患者有此並發症,以中上腹劇痛及按痛為主要症狀。可能引起糖尿病。

(3)卵巢炎:占成年女性患者5%,症狀不重,嚴重者卵巢有按痛感。

(4)心肌炎:成年人患者較多,約4—5%有急性心肌炎的心電圖變化。

(5)腦膜腦炎:約2—5%並發腦膜腦炎。

(6)其他並發症有:麵神經炎、三叉神經炎、永久性耳聾、乳腺炎、肝炎、腎炎、肺炎等。

150 中外科技小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