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類中的珍獸
少年朋友們,你們看了這個題目,一定會想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名聲臭的了不得,鼠類裏還有珍貴的動物?疑問很大。少年朋友你先別著急,慢慢的聽我說來:
成為珍貴的動物,條件有三個,一是數量少,物以稀為貴嘛。二是形狀奇特,令人喜愛或給人一種不一般的感覺。三是分布地區有限,是某一地區的特產,別的地方沒有這種動物。根據這三個條件,我來介紹兩種鼠類中的珍獸。
(一)荒漠睡鼠
荒漠睡鼠隻產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中部的沙漠和岩石地帶。由於是在別特帕克達拉沙漠中發現的,所以也叫別特帕克達拉睡鼠。這種睡鼠是1938年被發現的,而且數量極少。荒漠睡鼠生活在沙漠和岩石之間的灌木叢中。身體很小,體重雄鼠為18克,雌鼠妊娠期間為21至24克。體長7至8.5厘米,尾巴長短不一。身上長著長毛,使體型呈圓形。冬天時體毛可達1厘米,覆蓋身體。
荒漠睡鼠的換毛與眾不同,它是皮與毛一起膜落,有點像蛇脫皮。換毛先從耳朵後而開始,然後是背部、肋部和腹部。大約一個月左右換完。新皮新毛長的很快,新毛一天就能長一個毫米,這是長期適應荒漠不良氣候的結果。荒漠睡鼠是既怕熱又怕冷,天氣一冷就挖洞鑽入洞內,或躲藏在石頭下麵。當氣溫下降到攝氏五度以下時,即進入冬眠,呼吸次數由原來一百次左右降至二十五次。夏天,白天沙漠溫度很高,荒漠睡鼠都躲在洞裏或背陰的地方,一到晚上,氣溫低了,才出來活動。它以昆蟲或蜘蛛類小動物為食,而且特別能吃,一天能吃下相當於其體重二分之一的食物,所以是個大肚漢,這可能與荒漠食物少有關係,找到食物就飽餐一頓。另外與荒漠夜間氣溫低,熱量散發的多也可能有關係。
荒漠睡鼠不夠活躍,跳躍能力不強,但能爬樹。荒漠睡鼠的叫聲與小鳥的叫聲差不多。性情溫順,即使被人抓住,也不咬人。而且兩隻大耳配上毛絨絨的圓身子,樣子很可愛。
(二)禿板牙鼠
禿板牙鼠隻產在肯尼亞與索馬裏和埃塞俄比亞交界處的沙漠地帶,生活在沙漠的灌木叢中,穴居。身上幾乎不長一點毛,隻在尾巴和身上長幾根毛。它的眼睛很小,耳朵隻有兩個小孔和非常小的耳廓。兩對門齒非常發達,長而且呲出口外。口邊長著幾根長長的胡須。裸體和呲牙是禿板牙鼠名稱得來的主要原因。
禿板牙鼠生活在地下四通八達的洞裏,這是它們自己挖掘的。地下洞很複雜,約有近百隻禿板牙鼠在一起過著群居生活。它們白天幾乎不外出活動,主要是夜晚出來捕食昆蟲,也吃植物的根和種子。沙漠的白天,氣溫很高不宜活動,而且昆蟲也不宜活動,也就是說白天的食物較少。夜晚正是捕食的好時光,所以禿板牙鼠也出來活動了。據動物學家測定,禿板牙鼠的洞內溫度,無論是白天或夜晚,始終保持在30°C至25°C之間,非常適於它們生活。至於禿板牙鼠身上無毛、眼睛小、耳廓不大,這都是它們長期適應洞穴生活的結果。它的皮膚柔軟,鬆弛而有皺紋,也是非常適應穴居生活的。設想一下如果它的皮膚很緊,那就容易在洞裏爬來爬去時被劃傷。
禿板牙鼠的腦袋圓圓的,兩對大板牙,一雙小耳朵,混身肉乎乎的沒毛,再加上一條小尾巴,樣子是有點奇特,再加上分布窄數量少,完全夠得上珍貴獸類的標準。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