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生理知識
人壽幾何
俗話說:“人活70古來稀”,可是現在人活到80歲都不稀奇。1981年我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已從解放前的35歲增長到67.88歲。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社會的經濟、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及醫療保健技術的提高,平均期望壽命增長的速度必然加快。但是,人類的壽命是否隨著時代的進程,可以無限製的延長呢?人可以活多久?什麼因素可以影響人類的壽命?為什麼多數人都未盡天年?這些都是人們很關心的問題。
因此,眾多學者們在進行了許多生物學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幾種測算人類壽命的方法。
1.蘇聯科學家阿列克賽日爾蒙斯基提出,自然界在發展過程中,其結構或組織大體上變易一次所間隔的時間是嚴格確定的,這個時間是以大約15.15係數遞增的。人類的自然壽命也決定於這個係數。人的懷孕期為266天,乘以15.15是11年,這是機體的一個變易時期。11年再乘以15.15即167年,此乃人的壽命。
著名學者巴風更發現,從理論上說,各種動物的壽命與生長期有一定的關係。其壽命約為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20--25年,那麼人的自然壽命應當是100-175歲。
2.美國老年學家海弗利克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各種動物胚胎細胞生長的分裂次數是有規律的,分裂到一定的次數就會出現衰老和死亡,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周期相乘即為自然壽命的年數。人的細胞分裂次數約為50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為24年,所以人類的自然壽命應當是120年左右。
3.有的學者認為,一般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約為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是14-15歲,那麼人的自然壽命應當是110--150歲。
4.對於人的壽命,各國學者都做了一些考證,如蘇聯學者提出人的壽命為98±5歲;瑞士學者提出為115--120歲;聯邦德國學者提出為110--130歲;法國學者提出為110--120歲;我國近年來報道的現存的人類最高壽限已經達到了150歲,與國外資料報道一致。有關人壽幾何問題,仍在繼續研究。一般來說保守的估計也應在150歲以上。
綜上可見,無論按哪種方法推測,人的壽命均應在百歲以上,然而實際生活中的百歲老人還是極少見的。人類壽命受遺傳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經濟狀況、生活水平、飲食營養、衛生條件、疾病、自然環境乃至婚姻、家庭、職業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多數人末盡天年,一是疾病、外傷及其它意外所致。更主要提長期不注意科學飲食教育。
因此,加強健康教育,使人們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加強科學飲食教育,實為人類實現健康長壽的重要手段。
衰老的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影響,老年人各係統的器官和組織會發生變性、萎縮、代謝下降,功能衰退等機體的老化現象,特別是心、腦、腎、內分泌腺等內髒器管變化最為顯著,對全身健康的影響極為重要。例如老年人腎、肺、肌肉的細胞數量大致為青壯年時的60%,而脾、淋巴結的重量可減少一半左右。但在每個人之間,各器官間出現這些變化的差別很大,衰老時間的差別很大,且衰老的程度也不一樣。
心血管係統的衰老
老年人主動脈的彈力纖維逐漸被纖維組織所代替,並且主動脈開始硬化,日久發生鈣化斑塊。心髒發生退行性變化,心肌顏色變深褐色,心包內脂肪堆積,心內膜增厚。心肌收縮力逐漸減弱,心血搏出量減少,供應心肌營養的冠狀動脈出現硬化,內髒血氧供應受到限製。促使心肌血供不足,從而出現心絞痛發作和發生心律失常現象,嚴重時還會產生心肌梗塞等危重症。收縮壓常升高,舒張壓可降低,使脈壓差(收縮壓減舒張壓之差)增大,提示已有動脈硬化。老年性高血壓的特點為:老年人的心率可逐步變慢。腦內動脈硬化加上腦局部血管痙攣或阻塞,就會發生短暫性腦病。老年性腎動脈硬化可使腎血流量減少47--73%。腎小球數量可從中年時的80萬個減至老年時的40萬個左右。腎儲備功能明顯減少,在平時尚能保持腎功能平衡,當發生應激狀態時,便會出現腎功能不全或腎功能衰竭。
神經係統的衰老
神經係統可分為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係統兩大類。大腦和脊髓屬中樞神經,在60歲以後的老年人,腦細胞的數量減少,重量減輕,功能衰退。腦細胞代謝產物中的褐色素,其積累增多是老化的標誌之一,有時可累積二分之一的腦細胞,影響正常腦功能。老年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動作協調性差,生理睡眠時間縮短,腦血管病增多,顯著影響到工作和學習效率。
呼吸係統的衰老
老年人肺泡變大,壁變薄,彈性變差,肺活量下降,肺泡內不交換的殘留氣體增加一倍,動脈血氧含量減低。老年人的呼吸減弱,支氣管內纖毛活動減少,加上胸廓呈桶狀,使活動受限製,咳嗽乏力,久臥病床者因排痰困難,更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所以支氣管肺炎是最常見的老年病。該病可反複發作,表現不典型,病情凶險者可發生呼吸功能衰竭,還可誘發心、腎功能衰竭,應予及時處理,積極治療。
內分泌係統的衰老
中老年女性的性腺萎縮比較顯著,使卵巢萎縮,排卵停止,月經不潮。在女性激素驟減時,出現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包含交感和副交感神經之間)功能紊亂,出現女性更年期綜合征,這些症狀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適應,常可逐漸恢複。男性性腺退化較緩慢、不太明顯。睾丸功能減退和出現性功能下降的現象較女性為晚。男性老年人易發生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糖尿病在老年人非常多見,是胰島素功能衰退所致。而其他內分泌腺的改變都沒有性腺萎縮那樣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