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後楊家(1 / 2)

大雪下了一整天,到了一更時分,才漸漸停下。一陣寒風吹過,吹得人瑟瑟發抖。農家人本來睡得就早,何況在這樣的天氣裏。

此時,整個山後村被白雪覆蓋在一片寂靜裏。隻有皎潔的月光照射在這一片白茫茫之中,月光下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那是一條野狗,黑色的野狗。

此時雖已天色全黑,但是,月是那樣地明,雪是那樣地亮。把這山後村照得朦朧而有詩幻。

可是,現實中並沒有那麼詩幻,隻要仔細地瞧,就能看出,那條野狗步履蹣跚,它餓得不行,就連叫喊一聲的力氣都沒有了,但還是沒有放棄希望,走走停停,偶爾嗅一嗅,也許下一步就能發現吃食了……

這條野狗路過農戶的院子,看都沒看,還是那樣的步履,接著慢慢的前行——狗的鼻子是最靈的了。它知道,這些農戶家裏根本沒有什麼吃食,所以連眼光都不願在這兒停留片刻。

這是一個戰亂的時期,又偏遇上災荒年,人都快餓死了,又哪有閑糧給狗?別說狗了,一切活的生畜,在這山後村的農家裏都是看不到的。沒有馬歡豬啼的山後村,沒有雞鳴狗叫的山後村,像死一樣的沉寂和憋悶。這條野狗是從哪來的?要往哪裏去?全沒有人留意。這條狗也不會理會別人地看法和想法,它隻是執著地尋找吃食,隻為了活命。在某些方麵,它比人類簡單得多,又似乎比人類聰明得多。

既然叫山後村,必然是有山的。可是這座山也不算真正的山——小得可憐。竟比大戶人家地墳包差不了許多,山上既沒有樹更不見什麼鬆鼠之類的小動物——這是座禿山。

就算是山上有些什麼,大概這裏的村民誰也沒有膽子到這山上采些吃食。因為山下赫然立著塊石碑,碑上幾個大字“質人楊家禁地”。就算是不識字的村民也知道,山後住著的是金刀令公楊繼業一家。聽說他一柄金刀所到之處所向披靡,令遼人聞風喪膽,被遼人稱作“楊無敵”。能被敵人尊敬的對手,應該是何等地人物?可不知怎地,卻被幽禁在此處。這裏的村民怎能知道朝廷之事?隻是知道這塊石碑在此立了一年有餘,而一年之中山後麵的楊令公一家,好像與世隔絕一樣。從來未曾露過麵。一年之中,再也沒人上過這座禿山,和這座山之後的地界。

這山後之地,以前是一片荒地,楊家人到此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就連好奇心最強的孩童,也因為饑餓,而變得木訥又呆滯。他們對這石碑又敬又怕又漠不關心又敬而遠之。而此時,這條狗正繞過這石碑,向著山後的楊家而去。石碑上的字是給人看的,不是給這條狗看的。直覺告訴它,山的那邊一定會有希望,狗的直覺,比人要強。

要在平時,也許幾刻就到了,可是它現在這狀態,爬這座小山,到達山頂已是半個時辰後的事兒,果然看到了柳暗花明的另一個世界。一人高的木樁圍成百餘畝的一個大院。而大院裏麵木製的十多間房屋井然有序,有的二三間自成一個小院,有的曲徑通幽自成一個獨立的住處。如果是人看了必要讚歎一番這鬼斧神功的建築。可是令這條狗興奮的是,它看到了一處大的院落裏的燈光和人,還嗅到了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