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蒼山之南還是蒼山,人稱蒼山林海,亦作蒼海,蒼海位於甘州之東,而甘州則位於飄奇大陸的最東側。世人皆知蒼海景色奇崛,虎豹豺狼,地精山怪遍布。卻不知山中有一隙幽徑,幽徑的盡頭是一幕水簾,淋過水簾便是少見的世間桃源,此間的人稱作此地為蒼源。
蒼海有多少山,不可勝數也,約是十萬坐大大小小的山組成的,蒼源有多大,也沒有人丈量過。因為前去探訪蒼源的人再也沒有回來過。所以關於蒼源,留下了很多的傳說。有人說蒼源是世外桃源,所以去的人再也不願意回來了,有的人說蒼源裏麵是猛獸橫行,那些探訪的人都已經遇難了,還有的人說,蒼源是會移動的,去探訪蒼源的人一直沒有找到蒼源,所以一直在尋找蒼源,永遠在路上。蒼源是飄奇大陸的一個謎。
蒼源與外麵的世界各成天地,因為山巒的隔斷,使得氣候有些不同。當然,裏麵也有四季的變幻,風雨雷電,有山川河流,平原草地,也有林間猛獸。蒼源裏麵很大,但是人們隻在某些村子附近活動,對於蒼源人來說,一來,蒼源很大,裏麵的人很少,若是遇到危險,也不好求助。二來,蒼源既然是大自然的饋贈,那不得擾亂自然的秩序。
蒼源其實並不神秘。
蒼源裏麵主要是兩個村落,一個陸家村,一個木家村。兩個村子依著滄河而落,約有一兩百人口。村裏世世代代都住在蒼源裏。其中有一戶在木家村裏的人家,是一個老奶奶帶著兩個小孩相依為命。老人家年逾花甲,但精神矍鑠,大些的是個女孩,眉清目秀,端莊典雅,帶著補丁的衣服掩蓋不了天然的氣質,才十二歲的她已經撐起了大半個家務活。小些的是個男孩,九歲的臉上透著稚氣,要不是姐姐幫他把之前留的辮子剪掉,大家還以為在眼前的是個小姑娘。姐姐叫木杞,弟弟叫木問,而花甲老人,村裏愛稱她為木大娘。
孩子倆從小沒見過父母,但他倆懂事,也沒多問奶奶,心裏隱約知道這不是件好事情,怕惹奶奶傷心。他們也希望奶奶少費些神,多享些福。木杞針織功夫可是一絕,弟弟身上的衣裳都是她一針一針熬著夜趕出來的。剩餘的時間,她就繡幾件東西補貼家用。
村子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山,因為是山中山,所以這裏人把它稱作出山。附近每當有人逝世,大家便把死人的骨灰撒在這裏。所以出山也是一種神聖的象征,對蒼源人來說是一種歸宿感和歸屬感。村裏的樵夫會去山腳下砍些柴火,采些野菜,打些野味。木問則也跟在後麵,撿些落在地上的柴火。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碰到野山參,冬蟲夏草之類的東西,換來的錢那可抵上木問一家半年的口糧。
天正三年發生了怪事,這一年田間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大家都麵帶菜色,木姑娘則是餓得病怏怏的,透著慘白。村裏人靠著餘糧和一些草皮樹根勉強為生。但怪就怪在,出山附近,野菜野味出奇的多,不過,也憑空多了幾十頭猛獸,讓人不敢靠近,有膽大的,想去山腳探探,卻沒有回來過。大家對此表示了緘默。異世出妖魔,怕是不得太平了。木奶奶前不久也去世了。外人都說木大娘是年老體衰,經不起,去了。唯有姐弟哭的止不住,奶奶為了讓他倆多吃一些,硬是不願吃剩下的餘糧,身子最終挺不過去了。每每想到這一茬,姐弟都會長歎一口氣。
木問看著姐姐瘦小的胳膊,心裏隱隱作痛,想哭又忍住了。
“姐,我去外麵轉轉,曬曬太陽。”木問心不在焉的,一邊說著話,一邊偷偷拿著斧頭,走了出去。其實他心裏在想哪裏可以弄到些食物。
十一月份的景色早已蕭瑟的不忍去看,幾聲雁鳴掠過,更讓人生了些寒意。
木問緊了緊褲腰帶,一邊碎碎念,“各路大神保佑啊,要不是看不得姐姐挨餓,我也不想這時候去聖山,諸天神佛,山神土地,各路妖精大王,佑我佑我”。正念叨著,迎麵撞上一個小孩。
“問問,你去哪呀?走路怎麼這麼不小心”一個嬌小的女孩子揉著額頭問道,痛的她直跺腳。
“花花!你不是應該在學堂裏嗎,怎麼跑回家了?”木問驚訝的看著麵前的青梅竹馬,隔壁的花花。
“我餓到不行了,夫子講的我頭昏眼花,我趁課間溜回來了,看看路上能不能抓到一隻野雞,你不是也沒去學堂嗎?”花花說到這,朝背後看了看,仿佛夫子會從背後冒出來,把她抓回去似的。
木問無奈的撇撇嘴,還路上抓野雞,你別被野雞精叼走就不錯了,分明就是想逃課了,“咳咳,這不看天高氣爽,我在夫子的熏陶下詩意大發,出去采采風。”
“木木,你騙人,”小花花看到他腰間的斧頭,眼角流出一絲狡黠,“你要去野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