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意義(1 / 3)

自古以來,人間九州風調雨順,罕有天災浩劫現世,盛世太平已多年。

九州各地,萬千百姓安居樂業,不再為溫飽而嚐受苦難,不再因戰火而顛沛流離,呈現出一片繁榮鼎盛之象。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百安城神府中的曆代靈神。

人間百姓信奉靈道而修行,至今已有數千年之久,更是早已形成了一套森嚴的品銜劃分,而靈神的存在,便意味著人間靈道的極致,猶如君王一般,代表天地管理人間。

這一日,神府中傳出了一陣悶沉洪亮的鍾聲,聲音初時不顯,卻漸漸擴散到了百安城各個街道,原本嘈雜喧鬧的街市,霎時間肅穆起來。

靈神雖是人間修行的巔峰極致,卻終歸身在人間,逃不出生死循環的束縛,歲不過百,不得長生,換而言之,這陣低沉的鍾聲響起,便意味著——

神府老靈神仙逝。

鍾聲猶如天泣,久經回蕩之際,世間最為繁榮的百安城,陷入了空前的沉默,而在那座莊嚴古樸的神府內部,一名名下人紛紛下跪,麵向最深處的那間屋子,氛圍壓抑,四處皆可聽聞低沉的哽咽與抽泣。

一道平穩的腳步聲,在那間屋子外的長廊響起。

少年穿著一襲白衣,看上去隻有十六歲左右,他徑直走到了那間屋子前,稍作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推開了身前的木門。

屋裏的布置十分簡單,一排放滿書籍的書架,一扇敞開的木窗,一把破舊的躺椅,一名躺在椅子上的長衫老人。

木窗灑落的光線照在老人的臉上,映照出那些深刻的褐斑與褶皺,滿是歲月滄桑,年邁的老人雙目輕闔,似乎是在午睡,可鼻息間卻仿佛沒了氣息。

然而,就在白衣少年將木門關閉之際,老人卻緩緩睜開了眼睛。

“來了。”

一道溫和沙啞的嗓音,在這個時候傳了出來。

白衣少年沒有露出任何意外的表情,聲音平穩說道:“宋修年見過師傅。”

老靈神輕輕歎了口氣,緩緩從躺椅上站了起來,走到那排書架前,從中找出了一本泛黃的書籍,他的動作顫顫巍巍,看似弱不禁風,仿佛隨時都可能倒下。

直到老靈神重新回到躺椅上,眼睛裏才泛起一絲笑意,他沒有急著翻開手裏的書,而是轉過頭,笑吟吟說道:“世人皆醉我獨醒,親眼見證了世人不可能觸及的真相,這種感受如何?”

宋修年嘴角微微抽了抽,心想此時此刻,外頭還有好多人在為你這老頭的死訊傷心欲絕,你倒好,居然還有心情在這調侃徒弟?

當然,這些話宋修年也就是心裏想想,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宋修年無奈地捏了捏眉心,實話實說道:“不是很好。”

老靈神無聲笑了起來,一邊翻看著手裏的書籍,一邊說道:“無所謂好或不好,天道循環,生老病死,亙古不曾變化。老夫苟活人間多年,自是不可破壞此理,故而才有了這每隔百年死一回。”

這些道理,其實早在很久以前,老靈神便告訴了宋修年,也正是因此,方才見到老靈神仍舊活著之際,宋修年才沒有表現出驚訝。

至於老靈神究竟活了多長,宋修年不知道,想必天底下的世人,也不會有人知道。

所謂秘密,便是注定要被時光掩蓋浸泡的,直到腐爛。

宋修年無聲歎了口氣,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注意到,老靈神方才從書架裏取出的書籍,竟是那本《昆侖》。

對於人間九州,昆侖二字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在這個靈修當道,仙魔古跡屢見不鮮的年代,世人都會向往傳說中的仙人,憧憬長生不老,而這一切與仙有關的故事,則是盡數出自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