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轟達集團公司董事長尹明善的創富之路
人生如一棵樹,樹未免要遭受風吹雨打,但它總會在風吹雨打之中漸漸茁壯起來;尹明善也像一棵樹,他是一棵有思想、有智慧的樹。
1938年,尹明善出生於重慶涪陵。上中學時,他就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習尖子。他入校不久就能倒背整本地理課本;高一第一學期解完了整個高中階段的數學題;高一下半學期自修完大學數學專業的課本;高中二年級,解答出當時中國數學界一些頂尖難題……
正在這時,命運的災難覆手將他打翻。1958年春天反右複查,高中三年級的尹明善因被揭發“有右派言論”而被踢出學校;1961年他被上升為“反革命”,發配到塑料廠監督勞動,從此開始20多年牛鬼蛇神的生活,朋友反目,戀人斷交,進步年年無望,運動場場有份。
然而“牛鬼蛇神”卻被人發現有“三大怪”。第一怪學什麼都特別快。比如當時學車工是三年出師,而他隻要一個星期,兩星期就可以帶徒弟。原因很簡單,上午廠裏一宣布,下午他就到書店裏找到有關車工的書籍,上班學下班讀,幾天就成了熟練工。
第二怪工作效率特別高。塑料廠生產塑料鞋,模具壓出來的鞋要修毛邊,當時平均每人每天修三十多雙,尹明善這個牛鬼蛇神卻能修150雙。說穿了並不稀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做法是先花時間設計和改進工具,工具改進了,速度就保證了。
第三怪“牛鬼蛇神”地位低,收入低,居然還能買鋼琴?原來正值江青提倡文藝要“革命化、大眾化、民族化”,商店裏所有西洋樂器一律一折出售,他就每月在僅有的30元工資裏存下20元,剩餘的錢用於“半斤榨菜皮吃一個星期”的日子,不到一年,他就擁有了一架鋼琴。有一段時間他每天彈琴唱歌吃榨菜皮,正所謂“叫化子唱山歌——窮開心”。
“政治上有問題”的人大家敬而遠之,尹明善也自甘戚戚,天天在書本裏埋藏。大凡一個人經曆了20多年的壓抑,稍一鬆懈,他的一切就可能很快“過期”。尹明善實實在在地看了20多年的書,久而久之,他甚至養成了為學習而學習,陶醉在學習的過程而並不夢想有一個最後的結果。
1979年,命運終於發生了曆史性的轉折,已過不惑之年的尹明善被落實了政策。他至今記得一位官員宣布這一消息時的神情,他說:“尹明善,你還年輕,你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這一天,他在一本書裏翻了一首詩,抄在筆記本上:……在青春的世界裏,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變成黃金。
——是的,薑子牙八十一歲出山,他今年才四十一歲,一切都並不算晚。
“我認定改革開放的形勢已不可逆轉,但如果別人不能給你理想中的舞台,何不自己去創造一個舞台?”
隨著政策的落實,尹明善終於得以解放。
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頭,知識就是最好的敲門磚。不久,尹明善以優異成績入選重慶電視大學英語教師,一年後脫穎而出,成為英語教研組組長。1982年,重慶出版社恢複,他前往應聘成為編輯,很快又大受重用。
兩年之後,重慶外辦下屬的一個涉外公司出現虧損,數十萬的窟窿想找個能人去填上。外辦副主任是尹明善的朋友,看老尹平時交談頭頭是道,認定他是經商奇才,調他去出任法人代表。尹明善沒有辜負他,一年多之後,虧損填平,賬上贏利數十萬。
1985年底,尹明善辭職離開涉外公司,下海創辦了重慶職業教育書社,成為重慶市最早的二渠道書商。
半年之後,他編輯發行的第一套書“中學生一角錢叢書”發行量突破千萬冊大關,每本能賺一分錢。書商尹明善一炮走紅,而且紅遍了大江南北。
到1989年,尹明善已經成為重慶市最大的書商。因為太順,所以他開始反思:這個行業盡管在全國正烽火連天,活躍異常,但也已是一眼見底。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它注定將是一個做不大的行業。於是,他決定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