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谘詢
在中國科協係統所開展的科技谘詢工作中,決策谘詢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國科協“三大”後顯著地得到了發展。
決策谘詢是決策科學化的重要途徑,是技術商品化的有力手段,科協係統的決策谘詢服務活動已涉及工業、農業、資源、能源、交通、環境、生態等各個領域。通過多種形式的服務,為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決策谘詢,有力地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促進科學技術與國民經濟更緊密地結合,產生了極為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確立決策谘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時期要求科協重視開展決策谘詢工作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指出,中國過去經濟工作中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忽略各項經濟計劃、經濟政策、經濟措施的科學論證,從而造成大量的浪費和損失。中共十三屆六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係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和加強決策研究、決策谘詢機構的工作,發揮他們的參謀作用。中共中央的這些決定,不僅提高了中國科協及其所屬組織對決策谘詢重要性的認識,而且推動科協係統把決策谘詢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上來。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製定正確的決策。決策對了,工作才能避免大的失誤。即使在某些具體問題上遇到挫折,帶來的損失也不會很大。相反,如果決策錯了,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浪費。一些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和工程項目的決策,往往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內容非常廣泛,需要組織各個方麵的專家進行反複的多方案的論證,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作為智力組織的中國科協,正具有開展決策谘詢服務的獨特優勢。
二、把決策谘詢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上
中國科協係統經過多年開展決策谘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積累了可貴的經驗。為加強和推進決策谘詢工作繼續向前發展,在中國科協“三大”之後,除在有關會議上強調要重視這一工作外,又召開了兩次專門會議,從而把決策谘詢工作推向新的發展。
中國科協係統部分省市決策谘詢座談會,於一九八九年三月在福州舉行。會議總結、交流了幾年來決策谘詢工作的經驗,研究如何把科協係統決策谘詢工作推進一步。座談會建議進一步把決策谘詢擺到科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把“成為黨和政府的智囊團”作為科協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建議迅速建立科協係統的信息網絡,加強谘詢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等。
一九九○年十二月,中國科協在蘇州召開了科協係統決策論證工作座談會。會議充分肯定了中國科協“三大”以來,全國性學會和地方科協在麵向經濟建設,開展決策谘詢,組織多學科決策論證和提出政策建議等方麵作了大量工作,在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服務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並認真總結了這方麵工作所取得的經驗,討論了進一步開展決策谘詢工作的意見。會議產生了上報國務院的《科協在科學決策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的報告。報告以充分的事實說明:八十年代以來,特別是在中國科協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後,各級科協按照“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麵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努力引導傳統的學術交流活動與經濟建設的需要緊密結合,選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軟科學研究,進行多學科綜合性的科學論證,促使學術思想轉化為決策建議,逐步在整個科協係統發展起來,並取得了以下成效:①對行業發展戰略規劃、技術政策進行研究論證;②對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進行對策研究;③對重大工程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④對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新產品開發項目進行技術經濟評估論證。這些方麵的工作表明,科協及學會有能力在實現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中作出貢獻。國務院辦公廳在刊登《科協在科學決策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的參閱文件中指出:為進一步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學的決策和執行程序,發揮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給科協出題目、提要求、交任務,充分聽取有關專家的意見並采納其中有益可行的建議。同時,也要從實際出發,盡可能為科協開展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
三、充分發揮科協係統在決策谘詢中的獨特優勢
決策谘詢是指為製訂政策和作出決策的領導部門對涉及全局性、戰略性、政策性的問題,諸如經濟、科技、社會等長遠發展規劃的製訂,重大工程項目的建設,以及資源、能源、環境、交通、城市建設等方麵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論證,提供建議和可供選擇的方案。正因為如此,科協係統的科技谘詢服務工作,一直把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的科學論證作為工作的重要任務,並不斷拓寬決策谘詢服務的工作麵。
科協係統多年來開展決策谘詢所發揮的顯著作用表明,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的群眾團體,它的性質、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使它在決策谘詢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是人才智力優勢。各級科協、學會組織彙集了當地乃至全國的科技精英,人才薈萃、學科眾多、涉及領域廣闊,是一個高層次的智力集團。就人才智力方麵而言,可以勝任許多重大、複雜課題的研究任務,這是許多其他社會組織和部門所難以替代的。
二是橫向聯係的優勢。科協組織具有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和跨學科的橫向聯係的特點,不但在自然科學各學科學會之間,而且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學會之間;不但在同地區、同級學會之間,而且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學會之間;不但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都有著廣泛的學術聯係,使科協係統成了一個上下左右相通,東西南北合作,互為依托,互相促進的學術網絡。這種綜合力量使得科協在開展決策谘詢,特別是涉及重大戰略的決策谘詢時處於明顯的優勢地位。
三是社會地位超脫的優勢。科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眾團體,不是某一行政或經濟部門的附屬機構,社會地位相對獨立,這就使科協在組織決策谘詢時可以不受地區、行業和部門局部利益的約束和行政幹預,研究工作可以獨立自主地進行。在這裏,學術問題無禁區,不同意見和觀點得以充分發表,因而使參與決策谘詢研究的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進而保證了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四是信息暢通的優勢。由於科協聯係麵廣,會員來自四麵八方,科協觸角遍及社會活動的各領域,延伸到城鎮鄉村各個層次,因而形成了一個很大的信息網絡。大量新的信息,特別是國內外經濟、科技方麵的重要信息,通過學術交流等活動的渠道,很快就能彙集起來並得到傳播和利用。而掌握大量新的信息,正是決策谘詢研究必須首先具備的重要條件。
四、探索決策谘詢的科學工作方法
科協係統在進行決策谘詢工作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科學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些好的經驗。下麵記述湖南省科學技術谘詢中心為洞庭湖整治開發進行決策谘詢的工作過程,從中可了解一般。
湖南省科學技術谘詢中心從成立時起,就把決策谘詢列為業務工作重點,充分發揮科協係統學科齊全、人才眾多、地位超脫的特點,積極開展戰略規劃決策谘詢服務,為各級政府提供了許多宏觀決策的科學技術依據。例如:一九八一年為沅江縣的中長期發展規劃谘詢論證,一九八六年為冷水灘市寧遠縣、嶽陽市等市縣政府開展谘詢論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嶽陽市的發展戰略研究成果通過了省級鑒定,認為具有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一九八九年榮獲湖南省區域綜合發展規劃優秀成果一等獎。
下麵是為洞庭湖區整治開發規劃決策谘詢論證的經過:
(一)課題的由來。
洞庭湖區在湖南省境內,包括嶽陽市、常德地區、益陽地區的18個縣(市)和長沙的望城、寧鄉,麵積34970平方公裏,人口1249.27萬人,“長江萬裏長,險段在荊江”。由於曆史上的“舍南救北”作法,使世界獨特的洪道型湖泊洞庭湖成了長江中遊唯一的調蓄湖泊和防洪的主要出路。然而,由於泥沙淤積以及部分不適當的圍墾,洞庭湖總容量已從一九四九年的293億立方米減至174億立方米,調蓄功能急劇減退,削峰比數值已不及五十年代的一半,對荊江河段造成極大的威脅。洞庭湖還麵臨著“上壓、下卡、內淤”的險惡局勢。洞庭湖區素以“魚米之鄉”著稱,是全國13個糧食生產基地之一,一九八一年明確為綜合農業商品基地,又是湖南省僅次於長衡盆地的重要工業基地,已具備良好的社會經濟條件。但是,洞庭湖的水害卻在嚴重地製約著它的開發。
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領導人極度關切治理開發洞庭湖的大事。然而鑒於洞庭湖區涉及湘鄂兩省、江湖關係,看法不一,長期影響著治理和開發,需要進行科學論證,製定整治開發規劃。
一九八五年三月,湖南省科技谘詢中心完成了與洞庭湖區安全密切相關的省防汛通訊網建設方案谘詢論證,解決了過去用行政命令未能解決、延誤六年之久的難題,由此受到省領導的重視。副省長曹文舉和省政府顧問史傑建議委托“中心”開展洞庭湖治理和建設方案谘詢論證。在毛致用、熊清泉等領導人支持下,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省政府發出《關於製定洞庭湖區域治理開發總體規劃開展谘詢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湘政辦函[1985]211號),明確了這項重大的戰略規劃谘詢任務要在洞庭湖治理方麵論證出應采取的戰略指導思想,在開發方麵找出一條路子。
鑒於研究對象是複雜的巨大係統,湖南省科委於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四日下達軟科學研究課題任務通知書,把它列為科研項目。
(二)論證方法和過程。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主要采用了以下4項措施。
建立了包括工作係統、支持係統和組織聯絡係統的三塊式結構的谘詢論證工作體係,邀請和聘請了包括費孝通、馬洪等知名學者在內的270多位專家投入這項工程。遵循綜合性、階段性、層次性、相關性、有序性等準則,分4個階段對總結、模型、資料子課題、專題及支持係統間的配合、銜接和反饋進行整體設計。編製過程圖示、評審網絡圖,對論證過程進行協助控製,保證綜合論證的順利進展。積極創造民主研討環境,開展學術討論、谘詢論證,集思廣益,充分溝通,統一認識,建立係統模型,進行“定性構思——模型仿真——定性判斷”的反複研究論證,把定量方法、定性方法緊密地結合起來,以保證論證的科學性。全過程共分4個階段:
1.準備階段(一九八五年九月——一九八六年一月):建立谘詢專家組,明確研究任務,編製任務書,學習係統綜合研究理論與方法,明確工作原則,進行初步調查,選擇研究重點,邀請費孝通、馬洪等知名學者在內的108位專家、學者組成了規劃研究的支持係統。一九八六年一月八日第一次顧問組會議審查通過了任務書。
2.診斷研究階段(一九八六年二月——一九八六年七月):谘詢組赴地市、廳局、部門進行調查,收集有關資料及意見,廣泛征集有關洞庭湖治理和該地區開發研究的論文,集思廣益,組織省內外專家進行實地考察;進行係統診斷,提出診斷報告初稿。一九八六年七月在長沙召開洞庭湖區規劃學術研討會,收到論文108篇,來自北京、南京、武漢和省內的專家學者,國務院及省直有關部門、洞庭湖區各地、市、縣和農場的負責人,論文作者250餘人共商洞庭湖的治理和開發大計,轉入了第三階段。
3.綜合論證階段(一九八六年八月——一九八七年四月):深化診斷、研究總體開發戰略和防洪戰略及規劃,提出初稿;開展子課題、專題研究,形成報告初稿;開展模型研究,進行模擬試驗;設計總體開發規劃方案框架;編製數據集和圖集。以上結果於一九八七年四月提交第二次規劃顧問組會議審議,並在京召開規劃論證會再次評議。
4.規劃文本定稿階段(一九八七年五月——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數據集、圖集定稿,製作大型掛圖;有關總體的戰略、規劃,各子課題、專題報告定稿;編輯模型技術報告;編寫總報告和工作報告,提交第三次顧問組會議審定通過後,一方麵報告國家科委,請求組織技術鑒定;另一方麵請求政府聽取彙報。
(三)谘詢論證結果。
湖南省洞庭湖區整治開發規劃文本包括總體報告6份(現狀診斷報告、發展戰略及規劃方案報告、防洪戰略及規劃報告、工作報告和總報告)、子課題報告4份、專題報告13份、基礎資料5集、論文選集1冊、現狀與規劃布置圖10幅,共200萬字,提出了“合理布局、開發治理並進、係統協調偏斜”發展方案,南北兼顧,江湖兩利,綜合治理,廣集資金,保證重點,兩向發展等整治開發謀略,建議將3項防洪、10項能源交通通信工程、6項科技開發和5項重大經濟開發項目列為重點予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