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花江
所在省市:黑龍江
景點簡介: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其一為源於白頭山天池的第二鬆花江,另一為源於小興安嶺的嫩江,兩條支流在扶餘縣彙合始稱鬆花江,折向東北流至同江縣注入黑龍江。全長一千八百四十公裏,流域麵積五十四萬平方公裏。鬆花江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計有數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麵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鬆花江流域土地肥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蘋果和甜菜亦品質優良。鬆花江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因此鬆花江的確是東北地區的一條大動脈。冬季的鬆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會降至攝氏零下三十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但是在豐滿水電廠這一段從不結冰,據說是因為通過發電廠流入江裏的水溫甚高所致。這一段夾帶暖流的江麵,不斷冒起團團蒸汽,凝結在岸邊的柳絲、鬆葉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瑩似玉的冰花,十裏長堤頓時成了玲瓏剔透、玉樹銀枝的世界。這就是聞名全國的“樹掛”奇景。冰燈是鬆花江流域一種特有的民間藝術,每當千裏冰封的季節,家家戶戶的屋簷下,便會懸掛起一盞盞別出心裁的自製冰燈。所謂冰燈,是真正用冰製成像玻璃一樣的燈罩,可以點上燭火。根據東北文獻記載,早在清代已有冰燈製作,曆史相當悠久。初期的冰燈,不過是當地貧窮人家過年過節時張掛的一種簡陋裝飾,其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造型複雜、多姿多采的冰製藝術品。
嵩山
所在省市:河南
景點簡介: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地處中原,故稱中嶽。主峰海拔1492米,雄偉挺拔,稱為峻極峰。全山有七十二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說。嵩山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古跡甚多,其中最著名,也是最雄偉的,是一座中嶽廟,位於嵩山南麓,始建於秦,以後曆代都有修建,逐漸發展成為一座規模宏大的廟宇。一些著名的古跡還有少林寺、嵩陽書院、嵩嶽寺塔、觀星台等。嵩山的主峰峻極峰,海拔1492米,是遊覽嵩山的主景之一。峰上有清代乾隆皇帝題寫的石碑:“一登絕頂眾妙探”。宋代範仲淹有詩說:“不來峻極遊,何能小天下。”從嵩陽觀出發,沿著登山路,經過老君口、獨木橋、南天門、十八隈、大約四個小時可以登至絕頂峻極峰。在這條路上可以欣賞千姿百態的地形,特別在峰頂,鳥瞰諸峰,峰峰奇姿怪態,各臻其妙。中嶽廟始建於秦(前221~前206年),係中嶽嵩山的嶽神廟,為中州地區寺廟之冠,在五嶽之中建築規模也屬最大,素有“小故宮”之稱。中嶽廟的建築製式和布局,是清高宗弘曆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設計重建的,現存的殿、閣、宮、樓、亭、台等建築四百餘間,石刻碑碣百餘座,占地達37萬平方米,前後長達600餘米。坐北向南,由低到高,山巒環拱,翠柏掩映,金碧輝煌,氣派雄偉。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群之一。中嶽廟前方約300米處,有一座太室闕,是中嶽廟的象征性大門。這是我國現在僅存的幾座漢代建築之一。闕是一種裝飾建築,表示尊嚴,一般立於城、宮、廟門前的甬道兩旁。這座太室闕是用整齊的青石塊壘砌的,分為東、西兩半闕,間距約8米,高約4米,厚約70厘米。是研究我國漢代社會建築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嶽廟的大門是中華門。沿廟宇中軸線依次麵上,有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崇高峻極坊、峻極殿、寢殿、禦書樓等建築,共11進院落。在這些建築中,最宏偉的是峻極殿,亦稱中嶽大殿。紅牆黃瓦、金碧輝煌,是中嶽廟的正殿,和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仿,高達20餘米,麵闊9間,進深5間,麵積為920平方米。在崇聖門東麵的一座“古神庫”。據說宋代重修中嶽廟時,把舊有的神像埋於此地。庫旁立有四尊鐵鑄的“鎮庫將軍”,高約4米,重約3000斤,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風凜凜,造型生動。這樣的鑄像,在別的寺廟是沒有的。廟內有自漢至宋種植的古柏300多株,其中有的形象頗為奇特。 嵩陽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在嵩山南麓,登封縣城北約三公裏處。東西山嶺環抱,逍遙穀溪水緩緩南流,嵩嶽寺溪水汩汩西來,兩道清澈的溪水,在嵩陽書院前麵彙合,名曰雙溪河,然後蜿蜒東南入潁。書院南麵是開闊的沃田。站在嵩陽書院門口四望,可仰望嵩嶽諸峰,可俯瞰登封城全景。環境十分幽美,不愧為讀書勝地。它與雎洲的“雎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共稱為宋代四大書院。嵩陽書院始建於公元484年,五代周至宋時,儒教理學大師程灝、程頤在書院聚生徒數百人講學。嵩陽書院經曆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製,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司馬光、範仲淹、程頤、程顥等著名學者都曾來此講過學,生徒多達數百人。現在書院的建築多已破殘,而院內兩株參天古柏卻成了珍貴的文物,分別命名為“大將軍”、“二將軍”。據說,當年漢武領群臣前來祭祀中嶽,在這裏看到一株柏樹極為高大,便封為“大將軍”。隨後見到更大的一株,但因“大將軍”已封過,隻好封之為“二將軍。”“大將軍”樹身歪斜,說是因被封為“大將軍。”,高興得前仰後合,結果笑歪了身子。“二將軍”樹幹開裂,說是受封後,非常生氣,把肚子氣破了。嵩嶽寺塔始建於北魏正光元年(520年),至今已有147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此塔雄偉挺拔,造型別致,全國少見。塔15層,高約40多米,平麵呈十二角型,塔身呈拋物線狀,塔的東、南、西、北四麵設入口,可自下而上直達頂部。它的第一層呈十二角型,而從第二層開始則改為八角形。該塔1470多年來,雖經多次地霞和千年風雨浸蝕,仍不傾不斜,完好無損地巍然屹立於中州大地。現為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服務去嵩山遊覽可從鄭州或洛陽乘汽車班車前往,車行約2小時。去嵩山遊覽,一般包括少林寺、觀星台、嵩陽書院等處。如想當日往返,隻能遊覽少林寺和中嶽廟兩處。如想暢遊中嶽名勝,可安排二日或三日遊程。第一天遊覽觀星台、夏文化遺址及陳列館、中嶽廟、登黃蓋峰。第二天遊少林寺。第三天登峻極峰。可在登封縣或中嶽廟住宿。旅客可在登封縣城住宿,登封縣城內有登封飯店、嵩山賓館、縣招待所等處可接待,在嵩山中嶽廟外,也有旅店。
太平湖
所在省市:安徽
景點簡介:太平湖位於黃山區北部,距屯溪143公裏,距黃山北大門(芙蓉嶺)18公裏,距九華山南大門(南洋灣)40公裏,南依黃山,北鄰九華,是九華山進黃山公路必經之津。有“東方日內瓦”“水中黃山”、未經雕琢的翡翠“之美譽。太平湖是一處人工湖,東西長80公裏,南北最寬處約4公裏.最窄處僅10餘米,麵積88.6平方公裏,水深平均約40米,最深處70米,可蓄水28億立方米,屬高山峽穀型湖泊,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太平湖寬處煙波浩渺,似洞庭之坦蕩;狹處曲徑通幽,賽漓江之奇美。崇巒起伏,翠崗連綿,山環水繞,微波瀲豔。湖內秀島錯落,星星點點;島上林木蔥蘢,鳥語花香。環境清幽靜謐,空氣清新宜人。湖水終年清澈碧綠,潔靜明麗;湖岸粉牆青瓦,青鬆翠竹倒映湖中,如瑰麗的七寶樓台,又似神奇水晶宮,恍若奇妙的夢幻世界。整個太平湖共分為共幸、廣陽、黃荊、龍門、三門等五大景區,主要景點有:西山觀魚、平龍山采茶、三峽水趣、桂林小景、鱷魚戲水、蘑菇鬆、眉毛峰及樵山神仙洞等自然景區核心鏡的白鷺洲樂園、黃金島植物園、猴島、鹿島、蛇島及金盆灣旅遊度假區。廣陽景區:共幸開發區是太平湖旅遊接待中心。出共幸灣不遠,即是廣陽景區。廣陽景區湖麵寬廣,山水相映,綠如翡翠。景區內樹綠水綠,碧藍純淨;湖岸山舍村舍倒映水中,猶如水中樓閣,自然水墨畫。新建的太平湖大橋即在湖區西側。黃荊景區:為太平湖的精華景區。景區青山綠水相映,群島錯落有致,星羅棋布,嫵媚嬌柔。目前有鹿島、猴島、蛇島、鱷魚池、黃金島等景點。且能在此品嚐到太平湖的各種水鮮,給您的旅程添一份野趣。三門景區:三門景區“水似綠羅帶,山如碧玉簪”,且有“平湖三峽”等景觀。景區山環水繞。遊船鬥折蛇行,十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景區麻川河一帶即是當年皖南新四軍後勤機關的駐地。樵山神仙洞:位於太平湖東岸,全長3200米,為石灰岩溶洞。洞呈S形,有南北兩個洞口,分前後中三部份。現已開發100多個景點。
太陽島
所在省市:黑龍江
景點簡介:風光明媚、秀麗脫俗的太陽島,是聞名遐邇的夏季度假勝地。它位於哈爾濱市鬆花江中,是鬆花江的一個沙洲,全島麵積逾十平方公裏。太陽島多帶形沙灘,陽光充沛,是上等的天然浴場。踏上太陽島的南岸,沿著江邊遊覽,便可看到處處是這種浴場。水底沙細坡緩,即使不會遊泳,也可玩水。遊過泳或玩罷水,躺在沙灘下閉目養神,可盡情享受日光浴。此時此刻,真是其樂無窮。離開江邊浴場,便可到島中央遊覽。太陽島的中央是個大花園,而“水閣雲天”又是園中園。水閣雲天是太陽島的著名景點。它以太陽湖和荷花湖為中心,沿湖四周建有太陽山、方閣與長廊。這些建築中西合璧,既有中國建築風格,又有歐洲建築風格,是用餐、品茗、觀魚和欣賞荷花的好地方。此外,還可登上方閣平台,一覽島上的迷人風光。太陽島的北半部是公園區,周圍有長堤環繞,堤上是一條綠樹成蔭的小路,鳥唱蟲鳴,漫步其中,大有曲徑通幽的詩情畫意。島上滿植花草樹木,亭亭如蓋,景色優美,空氣清新,一幢幢別致幽雅的亭台樓閣,掩映於綠樹叢中,顯得格外美麗迷人。使人煩憂頓洗,留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