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經濟思想特色(1 / 1)

墨家經濟思想特色

1、“墨氏兼愛、無父也”孟子批判了墨家。可是荀子書中有“兼而愛之”的句。

由是觀之,戰國末期,儒家的看法之中,墨家的特色不是“兼愛”。

荀子說,墨子之言,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夫不足非天下之公患也。特墨子之私憂過計也。

又說,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

莊子(對儒墨第三者的立場)說:“不侈於後世,作為非樂、命之曰節用。墨子彙愛兼利而非鬥。

漢代初期司馬談說,墨者儉而難遵,然其強本節用,不可廢也。

由是觀之,從戰國末期到漢代初期的墨家的特色在他的經濟思想。

2、墨家經濟思想,最有興趣的記述如下:

王公大人,蚤期晏退,聽獄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竭股肱之力,其思慮之智、內治官府、外收斂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倉廩府庫,此其分事也。農夫蚤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叔栗,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寢,紡織線纖,多冶麻絲募緒細布滲,此其分事也。

這是一種分業論。王公大人·士君子——農夫·婦人、支配——被支配分業,垂直分業。農夫和婦人,男女性別的分工、水平分業,可是根據自然性別的分業。

跟墨家的分業論完全不相同的分業論是孟子的分業論。

孟子和陳相的有名的對話之中,孟子說,陳相的老師許行,他的樸素的經濟生活,表麵上是自給自足的,可是事實上,把他生產的穀物交換衣服、鐵製農器、他的經濟生活完全是交換經濟上的經濟生活。別的文章,孟子說,如果沒有交換,農夫不能取得手工業製品,工人不能取得穀物,所以沒有交換,人類不可能營生。

由是觀之,孟子的分業論是社會分業論,墨家的分業論是自然性、性別的分業論。

所以,墨子書,十論二十三篇中,沒有“商”字。

可是,上述的論義上,有兩種問題。

(1)墨經和號令篇之中價值論、交換論的問題。

(2)“兼相愛交相利”和“交換”的關係。差異。

第(1)問題,我想,號令篇中交換論,急迫狀態的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的交換,不是一般來說的交換。墨經之中的話,我現在考慮。

第(2)“交相利”,我想“交相利”的“交利”不是“交換”,而是“互酬”。

“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兼愛中)

市場交換是:不特定多數之人的交換,匿名性的交換,交換以前,兩個人沒有關係,交換以後沒有聯係。可是墨家的“交相利”,“交利”以後,兩個人建立聯係、互相交利、互相兼愛。

於這點,墨家的交相利,不是市場上的交換。他的“交相利”思想,不是忽視人的主體的交換,現代高度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之中的交換是那樣的。墨家的“交相利”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交換,所以不是交換,而是“互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