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周遊插足動畫行業以來,因為這家夥喜歡“別人的路,穿別人的鞋,讓別人無路可走”而造成的動畫腰斬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把《妹妹公主》和《天使的尾巴》這類讀者互動改編動畫也算上,那麼在周遊的光輝照耀下續作計劃慘遭腰斬的動畫已經達到兩位數了。
這其中,境遇最為淒慘的當屬東映動畫。在連續損失了《數碼寶貝》和《小魔女Doremi》兩張長期飯票之後,東映不得不出動了他們的當家創作組東堂泉,另起爐灶提前啟動了《明日的妮嘉》的創作計劃。對於東映的做法,業界紛紛不予看好——不知從哪裏傳出消息,東映感染的周遊綜合症已經達到了LV2,不撲街三部動畫是沒辦法治好的。
相比之下,收視率不錯、DVD賣得更好的《妖精的旋律》,就算原本沒有第二季的計劃,續集的製作也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日程。對此最為熱心的無疑是蛭田昌人,《妖精的旋律》在歐美的成功,給ELF打開了一片新的市場,《魯魯修》在美國的熱賣,也讓蛭田昌人看到了賺錢的機會。
這類回合製策略遊戲,原本就是ELF的老本行,《龍騎士4》可是ELF雙壁之一,地位不在《同級生2》之下。雖然在本土市場,GAL係策略遊戲王者一直是Alicesoft,連Eushully都能踩在ELF頭上耀武揚威(注1)。但老外不是人傻錢多麼?連《魯魯修》那種中二之氣四溢的劇本老外都肯買賬,要是把《龍騎士》係列拿出去,那些米英鬼畜還不得頂禮膜拜?
既然做出了進軍歐美市場的決定,那能夠拓展ELF在歐美知名度的《妖精的旋律》自然是要出第二季的。要是能跟其他美劇一樣,出個十幾二十季的話就更好了。這是蛭田昌人的想法。
相對於ELF這邊的積極主動,京都動畫那裏卻顯得興致不高。本來在代工時代京都就是一塊響當當的招牌,甚至有很多動畫公司為了能請到京都代工特地調整自己的動畫檔期。如今《妖精的旋律》成功後京都又證明了自己獨立製作動畫的能力,製作的委托自然是如雪片般飛來,讓京都挑花了眼。
當然,如果同樣都是委托製作,《妖精的旋律2》自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優勢,如人設熟悉、風格適應、有著固定觀眾群、前作的口碑也很好、商業上失敗的可能性很低。不過《妖精的旋律2》的對手並不是其他公司委托製作的動畫。而是幾噶你的親女兒——《MUNTO》
《MUNTO》(仰望天空的少女瞳中的世界),是京都公司成立20周年的紀念作品。社長夫人八田陽子親自撰寫原案,社長八田英明親自擔任製作人,連投資都由京都公司獨立承擔堪稱根正苗紅。為了做好這部為XX成立XX周年而拍攝的獻禮動畫,京都公司當真下足了血本,甚至還從周遊這裏得到了“第一眼看是毫無問題誠意滿滿的無息借款但實際就是為了等京都失敗的惡魔契約”的風險投資。
京都的想法也很簡單,當初做代工的時候隻能賺些辛苦錢,動畫反響好壞都與自己無關。這次製作《妖精的旋律》,同樣是在幫別人打工。雖然收益有所增加,但這次為了一炮打響,在作畫質量上京都可謂是不惜工本。這樣算下來,扣除支出以後他們的收益甚至不如幹拿8%版權費的周遊。